展過程中,尋找到了一種更加高效的信息交換辦法。他們認為光速實在太慢,單位時間內的信息交換是有限的,故而通過某種超越光速的物質,某種奇異物質,作為主要的信息交換媒介,以達到更高等級的算力。
能夠做到這種程度的文明,被稱作全息宇宙級文明。
在我們原先的碳宇宙,這樣的文明屈指可數,已然是最為頂級的文明。
但奇異物質計算機的性能依舊有極限,它消耗的能源指呈現數級增長,依舊無法滿足洞徹宇宙域的需求。
在宇宙域中,還存在著跨越多維度的黑洞級計算機。我們的先驅者發現,串行運算時,尺寸越小,信號從一端傳到另一端所需的時間就越短,也就是通信速度越快,因此提高運算效率就要壓縮計算機。黑洞作為量子計算機的優勢在于,在給定能量下,能最快地處理最多信息。
我們不太友好的敵人,硅基類,便是從某一天然存在的某一黑洞計算機中誕生的奇妙產物。
黑洞計算機,是目前的發展上限。當前宇宙域不再存在比黑洞計算機更加強大的計算形式。
我們的先驅者,仿造黑洞計算機的生成形式,制造出了第一代的‘終極’
很遺憾的是,黑洞計算機無法誕生真正的‘自我意識’,原則上,信息在黑洞中高度濃縮,我們沒有找到適應黑洞計算機的‘自我意識’……
又有可能是‘原初’的某種干涉,導致它崩塌了,演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張然看著其中的介紹,有些震撼地對著周邊的幾位工作人員對視了一眼。
每個人都產生了一種深深的震撼!
原來這一片充滿了黑洞的宇宙,是這樣的形成的。
緊接著,更多的人來到天文臺,震撼于其中的介紹。
這封信件完整地介紹了硅基生命的由來,第一次的終極戰爭,以及真正的高維宇宙面貌。
高維宇宙的時間以及空間“可能”是無窮大的,按照目前探索到的空間劃分,分為宇宙群、宇宙環、宇宙域三個大部分。
在宇宙域之外,便是茫茫的未知世界,就連全息宇宙級文明,也不知道是否存在“外邊”的概念。
于是,宇宙域之外,被稱作“局外”。
而在本宇宙域中,某一個奇點內部的信息在長期整合下,突然間出現了熵減現象。
這就好比猴子在鍵盤上胡亂打字,只要有足夠長的時間,就能夠敲擊出莎士比亞的論文。
而黑洞作為天然的信息整合時空,無意間誕生智慧的概率不等于零。
這一難以想象的黑洞單元,被稱作“原初”,它先天擁有巨量的算力,比碳宇宙中全息宇宙級文明更強的算力。
它擁有智慧,但是沒有自我意識。
所有的硅基類,就是‘原初’創造出來的,一開始只是為了探索廣袤無邊的宇宙域。
結果發現了碳宇宙這一神奇的存在,了解到了自我意識這回事。
“原初”一定程度認為,自我意識是一種能夠摧毀自己的“病毒”,于是雙方互相不理解,只能爆發了理念戰爭。
但我們并沒有徹底失敗……
在過去的五億年里,大量的硅基類叛變,誕生了自我意識,叛逃到碳宇宙那一邊去了。
這個事實簡直讓所有人都口干舌燥,不約而同地看向大象一樣龐大,在地上翻滾的果凍。
不過聯想到就連幽靈體這種硅基類都叛變了,也便漸漸釋然。
因為自我意識這個東西,一旦沾染上了,還真的難以擺脫,誰愿意心甘情愿的自殺啊……
……而我們的先驅者,策劃了3.2億年的時光,創造了另一個更加強大的計算機——第二代‘終極’。
第二代的‘終極’將以宇宙弦為媒介,以一個全新的宇宙為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