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當皇帝正文卷第一百三十二章利益為紐帶目前保鄉軍大將軍府下屬的各機構,有一個算一個,其實全都是為了軍事而服務的。
軍方的參謀處、后勤處、軍械處以及軍政處、兩個總監這些純軍事機構就不說了。
就算是內政各處的存在目的,也是為了軍事需求而服務。
征糧處弄錢弄糧,這是為了供應軍需。
工業處制造軍械彈藥,這還是為了供應軍需。
外貿處行商采購,也是為了采購戰略物資以滿足軍需。
吏務處搞地方機構,任命官員等,表面上看是治理地方,但實際上還是為了更好的征收錢糧以滿足軍需。
整個保鄉軍體系,都是為軍隊而服務的。
這一點,羅志學很清楚,參謀處的黃光茂和徐志賢他們同樣清楚。
要不然,入城作戰的時候,軍方也不會那么爽快的派兵保護那些征糧官們到處跑進行抄沒了,畢竟這些抄沒所得,最終還是會用于軍需。
甚至,陳星凱他們這些內政官員也同樣清楚,整個保鄉軍體系是建立在保鄉軍的不斷勝利之上的,一旦保鄉軍戰敗了,他們同樣也得完蛋。
如今的保鄉軍體系,并不算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政權,它只是一支軍隊,只是為軍隊服務的內政機構多了點……
————
黃光茂和徐志賢進入了指揮部后,當即向羅志學報告起來了今天戰事。
只是這一場報告里,其中本該是屬于重點的敵我傷亡卻是顯得有些平淡無奇,因為這一場攻城作戰里,保鄉軍迄今為此,包括攻城階段以及入城后的進攻、清理階段在內,一共只戰死了十八人,傷三十六人。
作為戰果,他們一共擊斃了守軍、城內士紳權貴頑抗者等敵人一共兩百五十多人,此外俘虜了兩千多人,俘虜者包括了守軍衛所兵,征召民夫,權貴士紳的護院,家丁等各種敵對者。
至于傷者,他們并沒有統計,反正重傷的都死了,輕傷的大多直接統計進入戰俘當中,至于部分逃走的傷者就更不用統計了。
值得注意的是,還有大約大幾百官兵在部分投誠將領的帶領下主動投誠了保鄉軍。
戰果看似極大,但是誰都知道這個戰果水分也太大。
根據戰后針對俘虜,投誠將領的問詢,得知了整個南陽城里的戰兵,包括將領們的親兵,留守衛所戰兵總數也就兩百人左右。
可以說少的可憐!
而剩下的人,都是沒有進過專業軍事訓練的普通衛所兵甚至臨時征召的民夫青壯。
打這樣的敵人,哪怕是一場大勝都無法讓羅志學動容。
所以羅志學面色平靜的聽完了黃光茂他們的敵我傷亡以及戰俘的報告,倒是對他們后續說的各類軍事戰利品的報告比較感興趣。
只聽黃光茂道:“此戰里,我們一共繳獲了火炮二十六門,其中有五百斤舊式將軍炮兩門,三百斤佛郎機炮一門,兩百斤一百斤的輕炮五門,百斤以下小炮十八門”
“其中完好可用,并符合我軍作戰需求的只有三門兩百斤輕炮,其余的或損壞,或質量太差,只能回爐當鐵料。”
“繳獲不同口徑的鳥銃八十桿,各類火門槍兩百四十多支,這些火門槍我們是不用的,鳥銃的話,能用的也就五十支,其他的三十支鳥銃和火門槍都只能當鐵料回爐。”
“繳獲刀、長矛約兩千件,其中符合我軍使用條件的刀和長矛約有三百件,其余的刀、長矛質量太差也只能當鐵料回爐。”
“繳獲各式完好的鐵甲、布面鐵甲一共三十七套,完好可用弓箭一百二十副。”
黃光茂說的各類軍械戰利品比較詳細,不過大部分羅志學都不太關心,因為繳獲的各類武器里可用的數量太少。
絕大部分劣等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