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殺的賊兵怎么來的這么快!”孫洪才嘴里罵罵咧咧著。
一旁的鄧州知州則是一臉慌張道:“孫總兵,現在這么辦,聽聞過來的保賊足足有上萬兵馬呢,這可這么辦啊。”
“這后頭抵抗保賊,可就全仰仗孫總兵你了,放心,本官會動員本城青壯一些協助守城的,也會讓城內的士紳大戶們出錢出糧,絕對不會虧待了孫宗兵您的將士們。”
看著這個前幾天還一臉看不起人的模樣,連孫洪才帶兵路過鄧州的時候,都不肯讓孫洪才進城,連犒軍物資都不肯送來的鄧州知州,孫洪才心中冷哼一聲:“現在才來燒香,晚了!”
不過雖然心中是這么想,但是孫洪才還是道:“如此就麻煩各位大人了,還請立即讓衙役、青壯等上城頭駐防,我部初來乍到,先緩一緩,然后也上城頭守城。”
“此外我軍久戰疲困,糧餉皆無,還望城內士紳慷慨解囊,不吝相助!”
知州為首的幾個官員聽到孫洪才這么說后,一個個也是松了口氣。
有孫洪才這三千大軍以及五百精騎,他們鄧州守住的希望也就有了,盡管依舊不大,但是總比沒希望好不是。
但即便孫洪才已經答應了留下來守城,然而城內眾多得知了消息的士紳百姓,連帶官員們一個個也是人心惶惶,眾多人已經是爭先恐后的逃出城去。
這要是換成了尋常流賊殺過來,他們大多是不會逃出城的,因為逃出城到鄉野去更加危險,那些普通流賊們通常攻打不了城池,但是攻打那些村落一打一個準,流賊所過之處,那慘像就不用多說了。
因此尋常流賊殺過來的時候,普通百姓也好,士紳大戶也好他們往往都會選擇躲進城池里。
但是吧,保鄉軍殺過來的時候他們往往是不想躲在城池里,反而是爭相逃出城,跑到鄉野去躲避戰火。
這主要是鄧州這里的人基本上陸續也知道了保鄉軍和普通流賊不一樣。
普通流賊殺過來,那是如同蝗蟲一樣,殺光燒光搶光。
而保鄉軍們,他們攻占某個地方,尤其是鄉野地區后可不會大規模的燒殺劫掠,反而還會主動把當地的流寇土匪逃兵之類的逐一清剿,隨后還會在當地設立官府衙門進行統治。
除了需要交稅外,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限制,而即便是交稅,其數量也不會太多。
很多士紳們都是抱著花錢消災的念頭交稅的。
還別說,這些保鄉軍賊軍特別講規矩,只要你繳納了額定稅收后,基本上不會上門打擾。
哪怕某個士紳家族里還有人在明王朝里當官,一般也不會為難。
如今保鄉軍的控制區里,其實不少士紳家族里其實都有族人在朝廷里為官,而對于這些士紳家主,保鄉軍基本上一視同仁:
只要老老實實交稅,哪怕你家老爺是明王朝的閣老,保鄉軍往往也不會過于為難你,頂多就是監控而已。
前提是你別傻乎乎的公開叫嚷著某某官是我們大老爺,他日必定匯集家丁青壯配合王師反攻之類的傻話!
最好是隨便找個理由說什么我家老爺行事我們這些親屬也管不了,他當官和我們沒啥關系之類的。
對于這些公開表示和身為明廷官員的家族成員劃清界限的士紳家族,保鄉軍往往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搭理了。
保鄉軍一向來都是很講究規矩的,只要治下的士紳大戶們不明著反抗,保鄉軍都不會過于為難。
規矩,這一直是保鄉軍著重強調的一件事。
而保鄉軍越是講規矩,哪怕規矩狠厲了一些,那么也給了那些士紳大戶們不少的信心。
怎么說呢,至少他們知道哪怕是保鄉軍殺過來了,自家也不會有什么姓名之危,甚至連家財也能保住。
這些保賊軍和尋常流賊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