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兩萬多人,但是這兩萬多人里,騎兵竟然只有可憐的七八百騎。
其中絕大部分還是半吊子,比如五個混成旅里的所屬騎兵哨,清一色的半吊子騎馬步兵。
對這些半吊子騎兵,保鄉軍的將領們往往都是直接當偵騎、傳令兵用的,就沒指望過他們能上陣沖鋒。
真正能騎射,能策馬沖鋒的騎兵,其實只有第一騎兵哨、第二騎兵哨、第七騎兵哨。
可憐的三百騎而已。
兩名萬多保鄉軍里,竟然只有三百精騎,這比例怎么看都不正常,并且也是嚴重影響到了保鄉軍的各項作戰。
之前的裕州戰役里,哪怕是騎兵稍微多那么幾百,左良玉想要帶著四千多殘兵逃掉那都是不可能的事。
針對這兩百六十名投誠精騎,羅志學大筆一揮也是開出了比較豐厚的待遇。
按照自愿原則,自愿繼續從軍者待遇一并參照保鄉軍騎兵待遇。
并且針對中低級軍官也授予實職。
此外對領頭投誠的游擊宋三洲,也不是授予軍事顧問這種虛職,而是會授予實職,準備讓其擔任第十一騎兵哨哨長職務。
保鄉軍的騎兵地位一直都比較高,其騎兵哨哨長的地位已經不亞于步兵營的營長了。
這種待遇,也就只有在極度稀缺的精騎里才可能出現了,換個兵種羅志學可不會這么好說話。
今天有了數千計的明軍士兵投誠,其中更有兩百多精銳騎兵的投誠,所以羅志學心情很不錯。
而接下來的己方損失報告,雖然多少也沖淡了這種喜悅,但是無傷大雅。
因為保鄉軍今天的傷亡非常有限!
徐志賢道:“今日我軍作戰,各部總計有八十三人陣亡,輕重傷員有一百六十人,主要傷亡是第四混成旅那邊,今天他們一度承受了敵軍左翼的輕炮火力的反補導致了百余人傷亡出現?!?
“此外第一步兵旅也傷亡約六十余人,騎兵旅傷亡約三十余人,其余各部也略有損失?!?
羅志學對這個傷亡數字完全能接受,雙方的陣亡比例,可是一比二十左右呢,這還有啥不滿意的,更何況傷亡數字比較大,占據了全軍傷亡半數的還是第四混成旅這種非主力部隊。
不是羅志學偏心,而是第四混成旅在保鄉軍作戰序列里,真心算不上是什么主力部隊。
這就是一支徹頭徹尾的降兵傳統混成旅而已,其重要性遠不如第一步兵旅等主力步兵旅,這種部隊傷亡幾百人羅志學眉頭都不會眨一下。
之前第四混成旅進攻裕州的時候,先后死傷大幾百呢,羅志學照樣嚴令安永明多拿下裕州城。
打仗嘛,有所損失很正常,真要必要的時候,哪怕是第一步兵旅這種主力部隊,羅志學都舍得填進去,而且眉頭都不會皺一下!
以往保鄉軍規模還小,羅志學還會經常為己方將士的傷亡而感嘆,但是后面慢慢的,他基本都不會對將士的傷亡產生什么特別的感受了。
唯一需要考慮的就是傷亡多了會不會影響到保鄉軍后續的戰術執行乃至戰略規劃。
而第四混成旅嘛,哪怕是經過連番苦戰,傷亡稍微大一些,但是羅志學還是很有信心的!
也許是安永多和費秉清帶兵能力強,第四混成旅一直都是處于高傷亡,但是卻始終都保持著戰斗力的狀態。
之前該部在裕州城作戰的時候,進攻裕州城的時候先后死傷大幾百呢,如果不是陸續補充降兵進去,第四混成旅拿下裕州城的時候,估計兩千人都沒有呢。
后續防守裕州城的時候,第四混成旅直接從裕州城降兵中募兵并補充,好不容易恢復了兩千兩百人左右的兵力,結果連續多天的防御作戰下來又死傷大幾百。
這前后死傷都達到一千多人了,而第四混成旅滿員編制也不過兩千多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