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炮都沒見過……
鬼知道朝廷諸公怎么想的,才會把這么一個人派到陜西當巡撫剿賊的……
老老實實讓甘發(fā)揮所長,讓他治理地方或者玩吏治甚至教育不挺好的嘛,非要讓一個典型的文官去帶兵打仗。
于是乎老甘同學最近在陜西過的及不如意,剿賊剿不了就想著招撫,但是招撫也不成功,然后朝廷諸公們又不滿了……
放眼望去,明廷里各省主持軍務的巡撫們,基本都是上述幾類人,當了巡撫玩軍務后,要么力不從心,要么瞎幾把亂搞。
如今面對湖廣亂局,朝廷諸公們乃至崇禎也是小心謹慎了,沒把上述的這幾個人直接提起來重用,而是考慮其他人,最后討論來討論去,就想起了丁憂在家的前宣大總督,兵部右侍郎楊嗣昌。
但是吧,想要起復楊嗣昌就得面臨一個嚴峻的倫理乃至更加嚴峻的政治影響問題,那就是只能下旨奪情。
丁憂,這對于傳統(tǒng)的華夏王朝而言,這不僅僅是一個習俗那么簡單,而是已經演變?yōu)橐粋€政壇的慣例。
明王朝多次三番五次強調‘凡官吏匿喪者,俱發(fā)原籍為民’,‘內外大小官員丁憂者,不許保奏奪情起復’。
為的是什么?為的是避免高官戀棧不去,為的是讓官員流轉起來,確保上升渠道。
因此奪情起復這種事,明清兩朝的皇帝一般都是能不用就堅決不用,一旦用了,甭管結局好壞,但是影響都極其惡劣。
今天你奪情起復,明天他也能奪情起復,最后大家伙都不用丁憂了……
張居正就經歷過奪情起復,進而引發(fā)了當時明廷政治動蕩,不知道導致多少人抗議,被罷官貶職。
所以想要起復楊嗣昌,哪怕是崇禎皇帝也需要冒著一定的政治風險。
但是吧……
崇禎皇帝不是普通皇帝,人家根本就不在乎什么政治影響,所以一紙圣旨發(fā)下去后,就要奪情起復楊嗣昌。
對此,朝廷里議論紛紛,然而誰也沒能改變崇禎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