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也嘗試派兵攻打了舞陽和葉縣,最終成功拿下了舞陽,不過葉縣那邊卻是沒能打下來。
舞陽那邊明軍兵力不多,北路軍隨便派了兩千多人過去就拿下了,但是葉縣里有左良玉所部,而且又有明軍陸續從河南其他地方增援而來,其中更有大批騎兵。
逼得北路軍的兵力主動撤退。
因為北面的明軍騎兵變多了,北路軍所屬的騎兵實力又不咋地,所以黃丁權干脆是徹底沒了主動出擊的想法,就一門心思的修筑北部防線,準備來一個嚴防死守。
八月初的時候,明軍也嘗試過反攻裕州一線,他們自然沒傻乎乎的跑到裕州去,而是想要先攻打舞陽。
結果左良玉帶著超過一萬五千人的大軍進攻只有三千兵力不到兵力駐防的舞陽,硬啃了半個月死傷了一千多人也沒能拿下來。
又面臨著保鄉軍從裕州派出的援兵即將抵達,為此不得不退兵。
值得一提的是,經過這一戰后,作為統兵大將的左良玉非但沒有垂頭喪氣,反而是笑容滿面。
因為經過這一戰,他又成功的把好幾千人的兵力吞并到自家麾下。
雖然攻打舞陽的過程里,明軍一共死傷了一千多人,但是左良玉的直屬兵力卻是從八千人規模擴充到了一萬三千多人。
其他明軍將領和保鄉軍打仗,越打越慘,他倒好,除了一開始在裕州吃了個敗仗折損了數千人外。
后續幾場戰役里,雖然每一次都吃敗仗,但是他手底下的兵力卻是越打越多……
而這也是為什么其他和保鄉軍對上的明軍將領們,一般下場都不咋地,但是他卻是越混越好的緣故。
哪怕是朝廷也好,洪承疇也好經常逮著他媽,動不動就下旨、來信訓斥左良玉。
但是左良玉依舊屁事沒有,甚至隨著他麾下的直屬兵力達到了一萬三千多人,其中戰兵數量也不少的時候,朝廷那邊都琢磨著該如何給他封賞,以更好的穩住他了……
只不過左良玉已經是總兵,按照這年頭明王朝的武將升遷慣例來說,左良玉其實已經升到頭了,沒辦法再往上升當巡撫,總督之類的,那是文官的專屬。
后續朝廷如果還想要封賞左良玉,也只能是給一些虛銜了,比如說給個某某將軍的頭銜,再往上還可以給個太子少保之類的頭銜。
但是給某某將軍的話,左良玉還不夠格,至于太子少保就差的更遠了。
因此,朝廷那邊現在對左良玉的處理也是很頭痛。
即想要借用左良玉麾下的兵力駐防葉縣一點,防止保賊殺入中原,又怕左良玉嘩變玩兵變。
這封賞也是不好封。
最終只能是給左良玉的妻子授了更高的誥命夫人,順帶給左良玉的幾個兒子更好的世襲職務了事。
不提朝廷那邊怎么對待左良玉,反正左良玉最近也是沒心思繼續反攻南陽了,之前他還抱有奢望,覺得能夠反攻南陽,如果能夠拿下來那么就是大功一件,到時候封侯也是有可能的。
之前雖然裕州戰敗了,但是在左良玉看來當初的失敗一方面是賊軍槍炮犀利,另外一方面則是己方的騎兵作戰失利。
但是現在嗎,槍炮這一點沒辦法彌補,但是他手底下又有陸續從友軍里吞并了上千騎兵,而且除了他自己的騎兵外,邊上還有一支關寧騎兵協助作戰。
有兩三千騎兵助戰,至少打野戰的話左良玉也有了底氣。
而能確保野戰之力后,反攻南陽自然也就成為了可行。
然而經過舞陽一戰后,左良玉就徹底打消了反攻南陽府的念頭。
野戰雖然不懼了,但是這攻城是在太難了。
那些保賊軍都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在城頭上部署這么多火炮,并且賊軍的披甲率是在太高了,其重甲甚多。
攻打舞陽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