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批正式班的學生,乃是從全軍范圍里的低級軍官挑選出來的,之所以選拔范圍只局限于軍官以及文職軍官,而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本身就已經具備了比較良好的文化水平。
而在保鄉軍里,其實只要你董文識字,那么基本上不可能是只當一個大頭兵的,哪怕只認得一兩百個常用字,那么都會被作為技術性兵種進行培養,成為一個士官。
投軍的時候,你文化水平再高一些能讀能寫的話,那么當場就能給你一個準尉,去當個副隊長或者其他低級軍官副職用來學習打仗,作為軍官進行培養,等學的差不多了,再差也是一個隊長。
也就是說,保鄉軍里的普通士兵們,不存在文化水平比較高的情況,因為文化水平比較高的基本都是軍官了,再不濟那也是文職軍官。
所以保鄉軍里的正式班學生,也只能從原來的低級軍官里進行選拔。
倒是保鄉軍里新開設的速成班,是專門面向立功的士官以及士兵們開設的,里頭不僅僅教授軍事理論,還教普通的文化課。
保鄉軍里的軍官學堂,現在有全日制學習,三個月理論學習,三個月實習的正式班。
有每間隔半個月就開一個班,同時有好幾個班同時并存,為各部隊軍官們進修的進修班。
還有學制三個月,沒有實習安排,但是加入了文化課程學習,專門面向有功士官以及士兵的速成班。
三種不同的軍官培訓班,覆蓋了不同的軍官群體,以盡可能的培養更多的保鄉軍軍官。
而針對這些軍校生的軍銜安排,羅志學也是親自做出了指示,比如速成班的話,因為來源都是士官和士兵,因此一旦入學就授予準尉,畢業后授予少尉。
值得注意,在大楚帝國里,準尉這個軍銜暫時獨屬于軍校生,準確的說是速成班的學生。
進修班的學生則是不做軍銜安排,畢竟他們都是在職來進修的,學習半個月或者半個月后就會返回原部隊繼續任職。
正式班的學生,第一批學生因為來源特殊,都是從現職軍官里挑選的,自然不可能把他們當成普通軍校生來看待。
在這些人的軍銜安排上,軍方是也是采取了特殊方式,針對個人原先職銜進行相應的授銜,并且是采取晉升一級甚至兩級的方式。
畢竟他們在正式入讀的時候保鄉軍還沒有施行軍銜制,同時那個時候他們之中各種職務的都有,不少人已經擔任哨官甚至有幾個都已經是營長了。
他們的軍銜是沒辦法統一安排的,因為他們本來的職務所搭配的軍銜就不一樣,統一安排為上尉,那么對于其中大部分人來說非但沒有升職,反而還降職了……
而統一安排為少校,那么對于很多本來只是個隊官的人來說跨度又太大,并且對于少數幾個人來說還也沒獲得晉升。
而在保鄉軍大擴張的這幾個月了,這沒晉升也就等于被貶職了。
君不見韓子平,在裕州戰役期間也只是個營長而已,但是現在幾個月過去了,人家都已經是準將旅長了。
居于這種特殊情況,第一批正式班學生的軍銜安排也是特殊特辦,直接根據他們原先的職務進行單獨安排。
不過他們前往實習的時候,最低的也是一個上尉,半數都是少校,少數幾個是中校。
這些人實習再到畢業,是否進行晉升,就要看實習期間的表現以及軍功了。
但是不得不說的是,他們的前途是光明而且閃耀的。
保鄉軍里如今上尉、少校級別的軍官多了去,但是除了這一批正式班學生外,其他的可沒幾個能夠被羅志學親自關注的。
不過機會是有了,但是能不能抓住就要看他們自己了。
第一批正式班學生里,軍銜安排比較麻煩,但是在第二批就不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