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志學考慮到了鋼鐵產業乃是工業革命的基礎產業,如果進行嚴格限制的話,那么對于整個工業發展而言都是不利的。
而且禁制也很難徹底禁制掉,哪怕是后世一段時期里偷偷摸摸挖礦的黑礦山都一堆,根本無法徹底禁制,更別說在明末時期了。
這個時期里明王朝雖然名義上實施鹽鐵專營,但是鹽也好,鐵也好,私營的一大堆。
鹽務暫且不談,且說這鐵務。
明初還是實施官營的,但是中后期基本都是官私相互結合了,按照后世不靠譜數據推測,明末時期的鐵產量估計有個四五萬噸,這個數據里包括了大量私營鐵產能。
人家明廷這邊都是官私相互結合,大楚帝國自然不能走老路,又玩徹底的鐵官營。
因此羅志學針對鋼鐵行業制定的策略是官方控制主要產能以引導、調控行業發展,同時允許民營參與鋼鐵產業。
采取官私結合,官方主導,私營補充,相互合作、共同刺激鋼鐵行業良好向上發展。
因為大楚帝國里允許鋼鐵私營,因此也就不能用鋼鐵專營的借口來直接抄沒大量私營礦山和煉鐵作坊了。
但是工業部又想要自己掌控大冶的鐵、銅礦產,以進行大規模開發,所以干脆就砸錢收購了。
這也是讓周邊地區的士紳們對大楚帝國的行事有了一個更加清晰的認知:講規矩!
人家士紳不怕你規矩狠,就怕你不講規矩。
為什么士紳們畏流賊如虎,就是因為流賊不講規矩。
為什么眾多大楚帝國治下的士紳們,一開始很恐慌,但是后來慢慢也就接受,甚至開始有大量士子參加保鄉軍的科舉了?
就是因為保鄉軍講規矩。
規矩對于一個新生政權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區分流寇土匪和正式政權的一大重要特征。
畢竟無規矩不成方圓。
在工業部下屬的大冶煉鐵廠,第一時間接管了官營各處礦產以及作坊,同時又花費高價收購了大量的礦產以及作坊。
短時間內就整合了大冶內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已經探明的礦產以及冶煉作坊。
隨后又聯系了軍方,讓軍方把大量戰俘中未能補充進入守備軍里的戰俘們,編為礦務營進駐大冶各礦產挖礦,以增加鐵礦、銅礦產量。
同時又聯系后方的襄陽機械廠等工廠,打造各類挖礦、冶煉所用的各種機械設備,以增加冶煉產能。
不過大冶這里發生的諸多事情,已經和康洪寶上校沒啥關系了,他帶著人攻克了大冶縣城,又派兵協同武裝稅警肅清了周邊各礦山,作坊里大部分頑抗分子后,大軍就迅速南下興國州一帶。
并在這里擊潰了大約五千多人從九江出發增援武昌的明軍。
而后追著潰逃的兩三千明軍一路殺到了九江府境內,并攻克了瑞昌后才停下了步伐。
停下步伐也不是因為前頭遇上了強大的敵軍頑抗,純粹是他們連續奔襲多天將士們疲憊不堪,同時彈藥消耗的差不多了又補充不上來,所以只能是暫停攻勢。
開始圍繞著瑞昌打造防線轉入戰略防守階段。
隨著東進、西進兩個支隊都順利完成了他們的戰略任務,保鄉軍也是徹底把武昌府除了武昌城外的其他地區都給拿了下來。
現在,整個武昌府里,就只剩下了武昌府的兩萬多明軍還在頑抗,但是現在保鄉軍已經對武昌城發動了總攻,估計他們也抵抗不了多久。
十月十五日,保鄉軍對武昌城發動了大規模的炮擊,并展開了土木作業。
后續三天,保鄉軍的炮擊雖然不再密集,但是依舊通過零星的炮擊維持壓制,讓明軍不敢輕易上城頭。
而這幾天里,保鄉軍已經是構筑了眾多前進交通戰壕,并在前線構筑了眾多臼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