紝寮杞︺佺潯鍓嶉兘闈犺繖涓湕璇誨惉涔︽墦鍙戞椂闂達紝榪欓噷鍙互涓嬭澆銆/p>
經過數個月的建設后,如今大冶一地的各工廠已經初步成型,部分已經開始小規模試生產。
其中就有整個大冶工業建設里最核心的工廠,漢天兵工廠的開始投產。
站在大冶工業基地的前方,羅志學看著前方的一大片廠房,而邊上的工業部尚書袁高峰則是給羅志學介紹道:
“遵照陛下旨意,我們在大冶建設各工廠的時候,吸取了襄陽各工廠的建設經驗,采取了把各工廠集中在同一地方,以減少平整土地的成本和時間,更好的解決供水和交通問題,也能夠更好的加速各工廠之間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流傳速度!”
“如此也就有了這一片工業基地!”
“整個基地的多個主要工廠,都是沿著江邊建設,同時我們還把原來此地的兩條小河流進行了疏通和改道,引入了長江江水,以驅動水力設備!”
“在岸邊,我們修建有三座碼頭,其一為木炭碼頭,專門用于接收從各地運輸過來的木炭并儲存,我們煉鐵也好,鍛造也好,都需要大量的木炭,目前已經從湖廣各地廣泛搜集采購木炭,數量充足,足夠我們使用了!”
“還有兩座則是普通的碼頭,用來對外運輸鐵料、鐵制品以及武器裝備!”
“木炭碼頭的邊上,就是我們的煉鐵廠,煉鐵廠北邊是我們的漢天機械廠,機械廠再北邊則是我們的漢天兵工廠!”
“周邊還有其他各種工廠十六家!”
“我們在工業區里,已經構筑了聯通碼頭、各廠倉庫的木制軌道,貨物運輸非常便利。”
隨便袁高峰的解說,羅志學一行人也進入了工業區里,沿著幾條寬大的主干道走了一圈。
雖然羅志學之前也從各種報告里知道了大冶工業基地里的情況,甚至連每一座主要工廠的建設事先都經過了他的親自審批。
但是看紙面上的描述,和親眼看到大片的工廠給人的感覺是截然不同的。
“這大冶工業基地的規模,比襄陽工業基地還要大的多啊!”
羅志學看著前方大冶煉鐵廠里的多間龐大的產房,以及高高豎起的好幾座煙囪,不由得問道:“現在這大冶煉鐵廠鐵產能能有多少啊?”
袁高峰聽到這個問題,當即昂起了胸膛,用著自豪的語氣道:“啟稟陛下,如今我們的大冶煉鐵廠的第一期工程已經投產,目前產能每年可達五千萬斤!”
“現在第二期工廠還在建設當中,等下半年第二期工程全部完工并投產后,我們的鐵年產量可以達到一億斤!”
“這些鐵料,我們除了供應大冶本地的各兵工廠以及其他工廠消耗外,一部分會運往襄陽供應襄陽兵工廠以及其他各工廠消耗,還有極小一部分會對民間各作坊供應以打造民用農具,刀具,炊具等!”
羅志學聽到五千萬斤的現產能以及一億斤未來產能后,臉上的笑容就更慢了。
別看五千萬斤折合下來也才三萬噸不到,未來一億斤的預估產能也才六萬噸不到。
這個數據對比后世,哪怕是近代時期都不值一提。
但是你要知道,這會不是后世,甚至連近代工業革命時期都不一是。
在工業革命之前,鐵產量可是非常低的,明末時期的鐵產量估計也就那么四五萬噸,這還是全國所有亂七八糟的產量都加一起的數據。
同時期歐洲等地區也好不到那里去,甚至更渣……
而大楚帝國光靠著一個大冶煉鐵廠,就能做到現在三萬噸的鐵產量!
更別說,大冶地區里其實還不止一個大冶煉鐵廠,這大冶煉鐵廠只是工業部直屬的官營鐵廠,而大冶地區里其實還有一部分依舊保存的民營鐵廠作坊,這些作坊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