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修文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守臨湘的,所以他從來都沒有動搖過自己想法:死守臨湘!
用盡一切辦法死守臨湘,并且在楚軍大舉攻城之前,就已經數次拒絕了屬下退走臨湘的提議。
而這一點變化,也是和楚軍之前進行沙盤推演的時候有極大的變化。
當初進行沙盤推演的時候,扮演明軍將領的陳永福,人家可沒有這么多心里負擔,所以能夠做出更加理智的判斷。
該堅守的時候就進行堅守,當事不可為的時候也會果斷的率軍突圍。
沙盤推演之中,陳永福率領守軍不僅僅給進攻方造成了數以千計的殺傷,并且兩次沙盤推演里都成功的率領兩三千的精銳主力撤退,為后續繼續防守長沙留下了足夠的精銳力量。
但是放在現實里,真正的臨湘守軍主將于修文,他卻是從來都沒有撤退的想法。
同樣的,沙盤推演的時候為了攻克臨湘城外的防御工事,進攻方付出了至少一千多人死傷的代價。
但實戰當中,楚軍只付出了區區兩三百人的代價,就攻克了臨湘城外的所有突出部。
沙盤推演和實戰的區別太大了。
這也是參謀部制定作戰計劃的時候,雖然一定程度上會參考沙盤推演的過程和結果,但是卻不會參考太多。
戰爭嘛,人的因素影響太大。
而人,是不可控的。
所以戰爭總會出現諸多的意外,這也是絕大部分戰爭的進行都不會按照交戰雙方戰前的預測所進行的緣故。
這一次的臨湘攻堅戰同樣如此。
按照之前楚軍的預料,當己方攻克了臨湘城外的所有突出部防御工事的時候,那么城內明軍的士氣就會出現巨大的動搖,明軍極有可能出現撤退,潰逃的情況,再不濟也會流出一定力量來準備突圍。
但實戰中,人家城內明軍根本就沒這么干。
第三天,楚軍在肅清城外的突出部后,開始真正的對城墻一線發起猛攻,照樣是鋪天蓋地的炮擊,再加上大量身披重甲的步兵精銳開始攻城。
而城內的明軍抵抗的也非常頑強,并且是多次派出披甲精銳上城頭進行抵抗作戰。
然而這種情況出現后,城外的羅志學等人卻是沒有絲毫的不高興,反而是笑容逐漸增加。
如今明軍在戰斗剛開始的時候,就絕大部分精銳給派出來頑抗,而且還是正面頑抗,這種情況在羅志學他們看來卻是好事。
因為明軍一開始就把精銳派上來作戰,看似是能夠更好的抵抗楚軍的進攻,但同樣的明軍有限的少數精銳也會迅速的被消耗在戰役的前期里。
當明軍僅有的那點戰兵精銳都消耗光了后,后續哪怕剩下一兩萬人恐怕也無濟于事了。
守城明軍總兵力大約也就兩萬人左右,根據楚軍查探的情況,其中戰兵的數量大約在三千人左右,剩下的都是普通衛所兵,臨時招募青壯等亂七八糟的明軍。
守城明軍的真正核心戰力,是那三千經過正規長期軍事訓練,裝備水平比較好的戰兵。
而這些人在之前的外圍突出部爭奪戰里,已經先后死傷了大幾百人。
之前的外圍突出部爭奪戰里,顯得更加的殘酷,沒有相當多一部分的戰兵精銳充當骨干,光靠普通衛所兵支撐,估計被楚軍隨便來一陣炮擊就自行崩潰了。
因此,當時的明軍是派遣了不少戰兵充當骨干率領衛所兵進行抵抗的。
城外各突出部陸續失陷后,雖然有部分戰兵逃了回來,但大半還是沒能討回來,要么戰死要么當了戰俘。
如今守城明軍,有第一時間把僅有的精銳都派了出來進行頑抗。
看似局面尚可,但是反而進一步加速了他們的崩潰時間。
這不,當楚軍的一批守備軍突擊隊從東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