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城外,羅志學的御前指揮部就設立在城外的一座低矮山頭上,這里距離揚州城其實還有兩千多米的距離,過于的距離對于羅志學觀戰指揮還是存在一定影響的,但是為了安全考慮羅志學的御前指揮部也不可能設立的太過靠近。
畢竟嚴格上來說,兩公里左右的距離對于九斤以上的野戰炮而言并不是難以跨越的距離,楚軍里的九斤野戰炮,最大射程就可以達到三千多米呢,只是命中率會非常感人而已。
實戰之中是絕對不會在最大射程的情況下開火的,別說三千多米的最大射程了,就算是超過一千米以上,楚軍陸軍的炮兵也不會輕易開火……對于當代火炮的命中精度而言,哪怕只是千米左右的炮擊,那也只能是搞覆蓋性炮擊,而且殺傷力也不怎么樣。
九斤野戰炮在實戰當中,最佳射程是八百米以內,尤其是在五百米到八百米之間,可以很好的兼顧殺傷力以及命中率。
誠然在一千多米的距離上,對于當代的野戰火炮,包括明軍里那些舊式紅夷火炮而言民眾率可以忽略不計,但是該小心還是得小心,所以楚軍把揚州城外的御前指揮部直接設立在了兩千多米外的一座低矮山頭上。
并且還構筑了堅固的防炮體系,防止對面的明軍炮兵部隊狗急跳墻,直接在兩千多米外就炮擊,更要防止對面的炮兵部隊走了狗屎運,直接把炮彈打在指揮部這里來。
因此,如今的羅志學在這指揮部里進行觀戰的時候,都是在防炮掩體之后,拿著望遠鏡進行觀察的。
也虧得他手中的這具單筒望遠鏡,乃是動用了資深眼鏡工匠精雕細琢打磨出來的水晶鏡片,因此雖然隔著兩千多米遠,但也能讓羅志學較好的看到對面揚州城的情況。
此時羅志學視線中的揚州城,已經不復往日的繁華,城外的大片建筑和民居不是被炮擊炸成了廢墟,就是干脆被明軍自身才強行拆除掉,以至于城墻以外的數百米里,是一片廢墟。
除了金陵城,幽州城等少數大城池外,其他的絕大部分城池,哪怕是很多省城因為筑城成本問題以及兼顧防御性能,是不可能把城區的面積搞的太大的。
但是隨著時間的過去,城內的有效面積是不可能滿足越來越多擁擠而來的人口,因此就會在城墻以外的地方修筑大量民居或商業用的建筑,因此你可以看到很多城池的城墻之外,其實依舊是大片的民居……
而有些城池隨著時間的發展,城外的建筑越來越多,為了保護這些地方,官府往往會在外圍加一道城墻,進而形成外郭城,而有些干脆是建立新城,形成新舊城并列的格局。
揚州城就是屬于新舊城并列的格局,有元末時期修筑的舊城,普遍作為官府駐地,士紳居住所在,新城則是商業中心,多生活居住鹽商。
不過哪怕是建立了新城后,隨著時間的過去,城墻外依舊存在著大量的普通民居,商棧等建筑。
而這些城墻外的民間建筑,在戰爭中往往會遭到極大的破壞。
不管是進攻方還是防御方,對這些建筑都沒啥好感。
對于進攻方而言,這些城外的建筑會影響到己方的進攻,這地方都被大量亂七八糟的建筑給占用了,進攻方的兵力施展不開啊……
而對于防御方而言,這些建筑也會影響己方的火炮、火槍的射界,更有可能被進攻方利用。
所以,很多時候防御方都會臨時把這些城外的建筑一股腦拆了……
很不巧,進攻方往往也會暴力拆遷。
之前在金陵戰役的時候,因為楚軍和明軍守軍的交戰,直接把大片秦淮河一帶建筑給打個稀巴爛,連帶著秦淮河上眾多畫舫都是不得不帶著眾多小姐姐們狼狽逃離秦淮河……
以至于戰后很長一段時間里,昔日繁華熱鬧的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