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攻占東郊堡壘,楚軍投入了一步兵團又一突擊營,總計約兩千五百余人。
而明軍方面為了抵御楚軍的進攻,則是投入了大約一千五百人,清一色的江北新標軍,而且還是宋祖舜麾下最為精銳的一批兵力。
因此雙方打起來可謂是慘烈的很。
密集的槍炮聲響了足足半個多小時,慘叫聲嘶喊聲也響了足足半個多小時。
等到了此地的爆炸聲逐漸平息的時候,揚州城外東郊堡壘的頂部,也終于飄起了大楚帝國陸軍的黑邊紅底黑龍持劍旗。
楚軍軍旗周圍,則是躺滿了雙方死傷者!
僅僅是半刻鐘之后,東郊堡壘上原明軍的多門火炮,就已經被楚軍掉轉方向,朝著明軍開始炮擊。
兩刻鐘后,十多門楚軍的火炮,包括四門四十八斤臼炮也是抵達東郊堡壘,并開始居高臨下炮擊明軍。
而宋祖舜苦心經營的揚州城防線,隨著東郊堡壘的陷落,當楚軍利用這個東郊堡壘部署了二十多門火炮進行猛烈炮擊的時候,頓時變得脆弱不堪!
好些在城頭觀戰的明軍文武官員,看到這一幕的時候都不約而同的生出來了一個想法:揚州危矣!
而宋祖舜呢,在東郊堡壘陷落之前,他就已經下了城頭開始調動兵力部署其他的防線,防備楚軍利用東郊堡壘架設大量火炮,對其他防線進攻猛烈炮擊了。
他用腳趾頭想都能猜得出來,楚軍攻占東郊堡壘后,肯定會利用此地的地形優勢部署火炮,進而炮擊周邊的明軍陣地的。
因此一看到東郊堡壘那邊守不住了,他立馬就開始調整防線部署了。
但是,宋祖舜的反應雖然快速,并且也非常果斷的做出了決定,但是在楚軍絕對的實力面前,他的努力卻是都成為了無用功。
攻克東郊堡壘后,楚軍持續通過東郊堡壘上的炮臺,對明軍陣地進行大規模的炮擊。
一天后,即二月二十四日,楚軍第四師在東郊再一次發動了猛攻。
這一次的猛攻,因為有了東郊堡壘所提供的近距離以及居高臨下的炮火支援,讓第四師打起來非常的順利。
僅僅是死傷不到兩百多人,就連續拿下了多個堡壘陣地以及眾多的壕溝陣地。
江北新標軍雖然在宋祖舜的指揮下,拼命頑抗,但是在兵力、火力都處于巨大的劣勢,同時頭頂上還有東郊堡壘上的炮臺持續威脅他們的時候,打起來處于全面的被動當中。
二月二十五日,經過兩天的激戰后,第四師成功的將明軍部署在東郊的所有外圍陣地,包括四個重要的城外堡壘盡數拿下。
到了這個時候,楚軍第四師和揚州城城墻之間,已經沒有明軍的外圍陣地了,之后楚軍的進攻,完全可以直接面臨揚州城本身。
而這對于目前的戰爭模式來說,這基本上可以宣告楚軍已經打開了揚州城的東部一角,后續再殺進去可就容易多了。
沒錯,對于當代楚軍和明軍新標軍之間的戰斗,尤其是江北新標軍這種防御工事做的特別好,戰斗力也不差的新標軍而言,外圍陣地才是他們最大的防御支撐點,至于城墻本身其實沒多少用處。
那看似高大的城墻,對于臼炮的防御效果太差,還不如壕溝呢……
而宋祖舜顯然也是知道了這一點,所以當東郊的所有外圍陣地全面失守后,宋祖舜整個人就不復之前幾天的從容了。
雖然宋祖舜很早就知道自己已經被戰略包圍,此戰大概率是屬于必敗的結果。
但是在他的預料里,就算是必敗,但是再怎么樣自己也應該能夠守上幾個月吧。
然而這那里有幾個月啊,楚軍看似包圍揚州城已經一個多月了,但實際上發起進攻也就五六天的時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