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賊的戰斗力之強,他可是深有體會的,己方之前的強勢是在騎兵方面,但是在步兵和炮兵等方面可是存在著全面的劣勢。
而一旦楚賊北上,那么也就是楚賊解決了騎兵困擾的時候,甭管是楚賊獲得了更多的騎兵,還是說找到了應對騎兵的辦法,都代表著楚賊已經有了應對己方騎兵的能力。
這種情況下,一旦楚賊大規模北上,自己要是硬著頭皮和他們死磕,下場恐怕會死的很慘。
這種時候,自己要怎么辦?
原地死守,依托葉縣或者洛陽等城池進行頑抗死守,那同樣是取死之道!
這幾年來,就沒哪怕一個城池真正擋住了楚軍的進攻的,甚至楚軍在攻堅作戰的時候,火力還要更加的兇猛,更不好對付。
長沙、九江,贛州,桂林,梧州,揚州,淮安,不管是哪一個都是被當地明軍打造的跟鐵桶,號稱數十萬大軍也不可能攻克的堅城要塞。
結果在楚軍的火炮之下,全都是跟紙糊的一樣。
所以,單純的依托城池而守是沒出路的。
楊嗣昌,朱大典就是前車之鑒。
在左良玉看來,面對楚賊的大規模北上,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逃!
撤離汝州乃至撤離河南,然后去其他地方繼續發展,比如山西。
這不僅僅可以暫避楚賊的鋒芒,而且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可以拉長楚賊的補給線。
左良玉和楚軍交手也有好幾年了,對楚軍的各種情況多少還算是了解,再說了他左良玉麾下也有新標軍,也擁有大批火炮的。
他很清楚自己的新標軍也好,楚軍也好,都有著一個即是優點,同樣也是缺點的地方。
那就是大量的火炮!
優點是大量的火炮可以帶來強悍的炮兵火力,只要炮彈管夠,那么就是一路炸過去兇猛的很。
缺點也是大量的火炮,需要大量的彈藥才能夠發揮出戰斗力來,沒有了炮彈的火炮就是一堆廢銅爛鐵而已。
而彈藥這東西不僅僅昂貴,而且還沉重的很,需要從后方的制造并運到前線來,這對運力的需求是非常龐大的。
火炮本身以及大量的彈藥的運輸,需要大量的騾馬,而這些騾馬又帶來了一個同樣嚴峻的問題,那就是糧草消耗極大,最終又反過來需求大量的糧草。
由此就導致了想要維持一支炮兵部隊的持續作戰,對后勤力量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而這個要求,隨著補給距離的增援將會翻倍增加。
左良玉自己手底下也是有好幾十火炮的,之前也試過調集炮兵部隊進行遠距離機動作戰,每一次這么干那糧草等各種物資的消耗,都會讓他心痛無比。
他哪怕是把大半個河南都掌控在手里,進行各種搜刮錢糧,但是也難以維持太大規模的炮兵部隊進行機動作戰,尤其是遠距離作戰。
而楚軍那邊呢,火炮更多,他們的補給線更長,這意味著他們的補給難度也更大。
當了解到這些后,兩年前左良玉心中就已經有了一個模糊的想法了。
和楚賊交戰,絕對不能讓楚賊安安心心的慢慢囤積物資,然后再給自己來一波狠的,必須時刻打擊他們后勤補給線,并且通過運動戰,主動放開一定的空間誘敵深入。
這個誘敵深入也不是為了伏擊楚軍,純粹是為了進一步拉長楚軍的補給線。
補給線一場,補給難度就會成倍增加,到時候前線的楚軍自然也就缺乏彈藥糧食了,再打起來可就容易多了。
沒有了大量彈藥作為支撐的楚軍,在左良玉看來也不過是一群紙老虎而已。
而這種想法在過去的幾年里逐步成型,最終開始提前規劃。
最終,左良玉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