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多門的楚軍火炮陸續開火,這么遠的距離里自然不可能進行什么太過精確的炮擊,但是明軍騎兵太多,整體目標也非常大,所以只需要覆蓋炮擊也是能夠獲得有效殺傷。
實際上如果不是明軍的騎兵利用了起伏不平的矮山遮擋了楚軍炮兵的射界,他們在一千多米外就會迎來楚軍九斤野戰炮的炮擊。
如果不是等他們進入八百米后才迎來了楚軍的第一波炮擊。
然而即便是八百米外的炮擊,依舊是讓對面的明軍騎兵感受到了龐大的壓力。
這些明軍騎兵們,剛翻過一座矮坡呢,就是遭到了楚軍的炮擊,頓時就有不少騎兵被實心炮彈所殺傷。
領頭的明軍騎兵將領朝著身后看了眼,不過卻是沒有做出什么改變,而是讓麾下騎兵穩住,繼續保持快步前進。
他甚至都不能讓戰馬提速快速沖過去。
因為需要維持陣型!
古代戰爭也好,線列戰爭也罷,維持陣型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基本戰術需求。
維持陣型的一大重要目的就是:讓勇敢的人和膽小的士兵一起上……
孫子兵法有云:勇者不得獨進,怯者不得獨退。
這也是楚軍為什么極度強調陣型,甚至不惜通過嚴苛無比的軍法來維持陣型的緣故。
對面的明軍騎兵將領想要繼續維持陣型,只讓騎兵們繼續快步前進……
繼續使用快步除了維持陣型上的需求外,也和維持戰馬體能有關系。
戰馬的體能有限,同時這些明軍騎兵里有相當一部分還是披甲的,哪怕是他們穿的盔甲并不是什么超重甲,但是盔甲加上武器也有幾十斤重呢。
而明軍騎兵的戰馬基本都是蒙古馬,肩高普遍只有一米二、三左右,這馱著一個全副武裝的騎兵跑起來那可是相當吃力的,如果提前好幾百米就發動全速沖鋒,這還沒跑到敵人陣前戰馬就得先累趴下了。
這種矮小的蒙古馬,如果按照十九世紀后的軍事觀念來說,并不適合作為戰馬使用。
哪怕只是作為無甲的輕騎兵使用戰馬都不適合,更別說作為披甲的重騎兵用馬了。
它太矮小了。
十九世紀后的各國近現代騎兵,披甲重騎兵用馬,肩高普遍在一米五以上,哪怕是無甲的輕騎兵用馬,普遍也在一米四五以上。
不說歐洲,即便是扶桑人明治維新后搞騎兵,引進并培育的戰馬,肩高普遍在一米五以上,他們的大部分騎兵還沒馬的肩膀高。
當然了,這些都是后世部分國家騎兵對戰馬的要求,而這些戰馬無一例外,都是通過雜交后培育的軍用馬匹,負重能力和爆發力甚至耐力維持在也個比較好的平衡上。
然而在當代的十七世紀里,沒有任何一種馬匹能夠滿足后世騎兵的要求……哪怕是當代最適合充當軍用馬的阿拉伯馬,普遍肩高也才一米四五左右,極少數優秀者才能夠達到一米五以上。
這會大家都還在使用原生馬種呢,比如中亞、西亞等地區的騎兵使用阿拉伯馬,東亞地區則是使用蒙古馬居多。
甭管是蒙古的騎兵,還是明軍這邊的騎兵,又或者是楚軍的騎兵,使用的都是典型的蒙古馬,頂多摻雜著少量西北地區弄過來的馬。
騎著這種戰馬,還穿著盔甲……這能跑起來就不錯了,你還指望他們從大幾百米外就開始全速沖刺……這純粹就是扯淡。
現在就快步走,說實話都已經是對面的明軍騎兵無奈之下做出的選擇了,畢竟楚軍的炮火太厲害,總不能一路慢悠悠的用慢步前進到四五百米后再快步走。
那樣承受的傷亡壓力就太大了。
畢竟明軍所面臨的炮火可就兇猛多了,迫使他們在八百米外就開始用快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