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抽調兵力,然后又準備眾多船只,想要奪回這個看似不起眼,實際上卻是威脅極大的連云島。
等他們好不容易調集了一萬多兵力,并且緊急搞出來了眾多小船登陸的時候,又是遭到了楚軍艦隊的突襲,密集的炮擊之下,東擄的登陸就是拿著血肉去堆。
等他們付出了超過兩千人的死傷,好不容登陸上岸的時候,卻是發現島上的楚軍直接一溜煙,從后頭坐船跑路了。
雖然重新奪回來了連云島,但是整個戰斗打的極其憋屈。
復州長生島以及蓋州連云島,再加上之前楚軍大規模從旅順口登陸的一系列跨海登陸戰斗,也是讓東擄人深刻認識到了海權的重要性!
有著艦隊支撐的大楚帝國陸軍,幾乎是來去自如,在東擄人控制的漫長海岸線里,想要從那里登陸就從那里登陸,而且登陸后也能直接通過船只進行補給,沒有后勤被階段的風險。
而且一旦遇上危險,隨時還能上船跑路!
楚軍的海軍優勢,在遼東半島的一系列登陸作戰里,體現的淋漓盡致,以至于讓東擄人那邊都下定了決心,一定要搞出來一支龐大的艦隊,以抗衡楚軍艦隊,要不然海疆永無寧日,遼西走廊更是有隨時被切斷的風險。
只是海軍的打造可比陸軍難多了。
戰艦的建造需要動不動好幾年的時間,雖然緊急加快建造大半年甚至更短的時間也行,然而這樣造出來的船只不用幾年也就散架了。
戰艦其實都還好,為了戰爭,緊急建造也是很正常的,用不了幾年的垃圾船總比沒有好……
但是水手以及海軍軍官們可就不是那么容易培養的了。
海軍這個兵種,比陸軍的炮兵和騎兵還難訓練!
大楚帝國海軍之所以能夠迅速成長為東亞最強海軍,并不是說大楚帝國掌握了什么海軍速成的辦法,純粹是接受了鄭芝龍所部的數萬名經驗豐富的水手,包括那些將領們。
有了這幾萬的水手之后,大楚帝國這才開始利用自身的強大錢糧以及制造能力,批量生產一大批的各種新式戰艦,并且讓這些戰艦快速形成戰斗力。
同時還能夠利用這些鄭芝龍時代的老水手和將領們的經驗,培養更多的水手。
怎么說呢,就算是你想要把數以萬計的新兵培養成為合格的水手,你也得有足夠數量的老師,手把手教著才行。
如此,大楚帝國的海軍才能夠在短時間里具備戰斗力,并且一上來就直接稱霸東亞海域!
但是東擄人可沒這個條件,雖然他們之前也接受過一批山東跑過去的水師,讓他們獲得了一批水手,但是總量并不多,最重要的是,這一批稅收已經只剩下兩三成了,其他的要么死傷要么當了楚軍的俘虜……
東擄人的水師力量,之前很多都部署在旅順口,然后被大楚帝國海軍直接堵住了港口,緊接著陸軍又登陸攻占了南北城。
于是乎,東擄人手底下的那幾千個經驗豐富的水手就成為了楚軍的囊中之物,除了幾百人戰死外,剩下的全都成了楚軍的俘虜。
更有意思的是,因為這些東擄水師基本都是以前的明軍水師,這些人也都是漢人,對東擄也沒啥忠誠。
這些被俘虜的水兵經過審核之后,很多普通水手都加入了大楚帝國海軍,只有那些東擄人又或者是投降東擄的漢人中高級將領才被直接一刀砍了。
也就是說,大楚帝國海軍這邊打一場登陸作戰,又得到了好幾千具有豐富經驗的水手,賺大了。
這些招降后的水手,后續扔進新兵訓練營里打磨幾個月順便洗洗腦,那么這幾千個水手又能配屬楚軍十幾艘戰艦呢。
這么一搞,東擄人想要搞海軍就更難了。
頂多也就是搞一些對航海技術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