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楚帝國陸海軍通力協作拿下了馬六甲城后,大楚帝國在南洋地區的一系列軍事行動也就進入了尾聲。
這一場旨在掌控馬六甲海峽的戰爭,從去年開始籌備,今年春天開始大規模調集兵力以及物資,夏天的時候正式發動。
一直打到了秋天時分,直到十月中旬才最終落下了帷幕。
嚴格上來說,其實戰爭還沒有結束,比如說亞齊王國和大楚帝國依舊處于戰爭狀態,雙方并沒有簽訂任何的停戰協議。
同時大楚帝國和葡萄牙東印度公司之間的戰爭嚴格上來說也還在持續,馬六甲城內葡萄牙人的最終投降,只代表了他們自己,可代表不了整個葡萄牙東印度公司。
但是,這些都是理論狀態而已,實際上葡萄牙人失去了馬六甲城后,他們已經失去了所有在南洋地區的殖民地據點,想要和大楚帝國繼續作戰的話,那么只能從錫蘭島或印度半島上調集兵力跨越印度洋,跑過來和大楚帝國打了。
但是但凡用腦子去想,都知道這是不太可能的事。
更何況葡萄牙東印度公司的情況可非常不好,他們在世界各地都遭到了荷蘭人的強烈打壓,錫蘭島以及印度半島上的其他殖民地也面臨著荷蘭人的進攻。
馬六甲城之所以長期兵力不足,無法獲得增援,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荷蘭人打葡萄牙人打的太狠,葡萄人之前甚至都被迫從馬六甲城抽調兵力增援錫蘭島呢。
此外,葡萄牙人在南洋地區的其他幾個殖民地,可不是大楚帝國打的,而是最近幾年里陸續被荷蘭人給奪取了。
在對付葡萄牙人這一件事上,其實大楚帝國和荷蘭人算得上是盟友,雖然沒有結盟,相互之間也沒有商量,但是都很有默契的瓜分了葡萄人的殖民地。
所以,葡萄牙東印度公司,已經無力再組織兵力和大楚帝國作戰了,接下來無非就是各種扯皮,威脅后的談判而已。
再說亞齊王國,實際上亞齊王國自從丟失了馬來半島后,很快就認清楚了現實,早就開始派遣使者去找大楚帝國商談停戰事宜的。
只是雙方的條件暫時還沒有談成,所以沒能達成相關的停戰協議而已。
然而實際上,亞齊王國方面根本就沒有勇氣,也沒有實力和大楚帝國繼續作戰了,而大楚帝國呢,暫時也沒蘇門答臘島西部區域沒啥興趣,或者說暫時還騰不出手來解決亞齊王國問題。
所以大楚帝國也沒有興趣繼續主動攻擊亞齊王國的本土。
如此也就導致了雙方之間,還處于一種事實停戰的談判狀態。
等到雙方的條件談妥當之后,估計也就會結束戰爭狀態了。
不過想要談妥當怕是不容易……不是亞齊王國癡心妄想還想要保留在馬來半島上的權力,而是大楚帝國的胃口太大……
針對停戰談判,大楚帝國開出來了一系列非常苛刻的條件。
具體條件可以參考當初對暹羅王國的條件,包括稱臣納貢,接受大楚帝國的冊封,馬來半島的領土全部割讓給大楚帝國。
這些條件,都只是最基本的,如果大楚帝國只有這些條件的話,亞齊王國早就在條約上簽字了。
可惜的是,這幾樣條件只是最基本的前置條件而已,實際上大楚帝國還提出來了一系列的條件。
比如賠款一千三百萬楚元,雖然這個價格是純粹的獅子大開口,但是比前幾年開給暹羅王國的價格還要高,要知道當時大楚帝國一開始給暹羅王國開出來賠款價格也不過一千萬楚元而已。
這個賠款價格,哪怕是打個對折也得六百五十五萬啊,這個價格對于大楚帝國而言興許不算什么,但是對于亞齊王國這種小土著國家而言,那可是真正的天價……估計得省吃儉用好多年才能還上。
除了賠款外,大楚帝國還提出了讓亞齊王國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