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涂機械公司開始小規模生產蒸汽機,并率先在池州煤礦公司進行實際應用,這帶來了極大的影響。
大楚邸報上都對這個消息進行了相關的報道,并稱之為‘歷史性的時刻’。
這畢竟是蒸汽機研究發明十多年來的第一次工業應用,其歷史意義非常大。
這個消息再加上之前陸續鋪墊報道的蒸汽機相關消息,也是讓更多的人,甚至是普通人陸續得知了蒸汽機的消息。
至于工業界里更是把蒸汽機傳的沸沸揚揚,不僅僅是煤礦企業極為關注,就連一些普通企業也極為關注。
其中就有蘇秦紡織公司。
作為大楚帝國里紡織行業的龍頭企業,蘇秦紡織公司不不僅僅規模大,而且一直都是極為重視技術,這十幾年來蘇秦紡織公司陸續通過直接投資,參股,自研等方式參與了眾多紡織行業相關的技術研發。
除了紡織行業本身的一些技術研發,他們也極為關注相關產業,尤其是機械制造產業。
各類紡織機更是他們關注的重點,為此他們長期和帝國內的紡織機研發生產企業漢天機械公司保持著戰略合作關系。
基本模式就是蘇秦紡織公司出一部分研發資金或預購合同,漢天機械公司負責技術研發以及生產,然后共享研發成果。
其中最為典型的成功合作案例就是騾機!
騾機,這是一種結合了手工紡織機以及水動力紡紗機優點的新型紡紗機。
手工紡紗機,在大楚帝國還盤踞在湖廣時期就已經開始大規模應用,特點是依舊采用人力,紡紗效率根據型號的不同對比舊式紡紗機提升數倍甚至十余倍。
就在新型的手工紡紗機研發成功沒有多久,漢天機械公司就順水推舟研發出來了水動力紡紗機。
水動力的紡紗機一次性能夠紡更多的棉線,生產效率大幅度提升。
只不過這些水動力紡紗機因為技術限制,紡出來的棉線比較粗,硬,進而織出來的布也都是粗布,質量只能說很一般。
當然了,雖然質量一般般,但是勝在成本極低,產量極大,更何況在這年頭里,哪怕是粗布也大有市場……不是每個人都能夠穿得起精細布料衣服的,大部分普通民眾的日常穿著,還是以粗布為主。
水動力紡紗機以及后續出現的水動力織布機,一起掀開了大楚帝國的大規模機械化生產浪潮,進而席卷全國乃至覆蓋了大半個亞洲地區。
而蘇秦紡織公司,就是這一場浪潮里的第二個玩家,并且成長迅速,一躍成為國內第二大紡織公司,持續和漢天紡織公司爭奪國內第一大紡織企業的名頭。
為了進一步擴大市場,在競爭中擊敗漢天紡織工公司,他們和漢天機械公司進行戰略合作,雙方一起出資研發新型水動力紡紗機,以求研發出來能夠紡精細棉紗的新型水動力紡紗機。
經過數年研發后,終于在承順十二年成功搞出來了騾機。
由此,蘇秦紡織公司得以用水動力直接生產精細布匹,搶占以往依舊由手工紡紗織布機的中高端市場。
這也徹底拉開了大楚帝國紡織行業,全面轉向機械化生產的浪潮。
在承順十二年以前,棉紡行業里其實是機械紡織和手工紡織并重,水動力機械紡織以生產廉價的低端粗布為主,手工紡織則是生產中高端的細布為主。
然而在承順十二年之后,騾機的出現,導致了水動力機械設備也能夠生產細布,機械生產的成本可遠遠低于手工生產,后續幾年,大楚帝國內的大規模手工紡織業逐漸退出市場,繼而出現的是一家又一家大型的紡織工廠。
不過在家庭作坊行業以及農村地區里依舊大量存在,很多農民根本不管你機制布價格貴不貴……人家都是忙里偷閑,一天做一點,自己種棉花,然后紡紗織布自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