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煩就是要遷移沿途大量的人口,這種事放在普通封建王朝里根本做不到,因為這是直接涉及近百萬人口的遷移,最關鍵的是和平時期的話,需要遷移的人口根本就不止百人,而是數百萬甚至上千萬……
也就是大楚帝國立國初期,北方地區常年受到天災人禍,山東地區更是頻繁遭到各種天災人禍,當地人口已經不算多,新河道沿途需要搬遷的人口自然也就不算多。
而且大楚帝國敲定黃河改道工程的時間非常早,老早就開始遷移了。
要不然的話,如果拖上那么二三十年,哪怕是大楚帝國國力強悍,也不可能這么搞。
畢竟那可能是涉及上千萬人口的遷移,這根本不可能做到。
有錢沒錢都不行!
這也是羅志學早早就決定要咬牙搞黃河改道的緣故,因為一旦拖久了就根本不可能做到,到時候大楚帝國也只能是和明王朝那樣,對黃河淮河流域進行縫縫補補,然后年年小洪澇,三年一大洪澇。
過去二十年里,黃河中下游地區,再加上一個淮河,幾乎年年洪澇,三年就來一次大洪澇,說實話都把羅志學給整麻木了!
立國初年的時候,尤其是剛占領江北,安廬地區的時候,那幾年里一聽到什么江北以及安廬發生大規模洪澇,羅志學都著急,匆匆忙忙搞賑濟,然后盯著各種水利設施,尤其是洪澤湖防洪大堤等等工程。
而等到后來,尤其是最近幾年后,聽到黃河淮河流域發生洪澇,羅志學都是沒什么心情上的波瀾了,甭管大洪澇還是小洪澇,反正都有一整套完善的防洪救災流程,讓官員們照著做就是了。
但是你要說他內心上有什么波瀾,那是真的沒有……哪怕承順十七年的時候黃河大洪水波及數省,導致大面積糧食絕收,數以萬計的人員死于洪水的時候,羅志學都是沒什么波瀾的。
這要是放在立國之初那會,估計他都要親自奔赴災區視察,親自指導救災事宜了。
之所以如此,純粹是被洪水搞的麻木了。
黃河每年都來一會小洪水,年就來一波大洪水,要是一直都這么驚訝他早成神經病了。
但是,等黃河順利改道后,那么過去的這一切將不復存在,至于說黃河攜帶大量泥沙,后續大清河這條新河道也遲早會變成地上河,然后導致頻繁洪澇出現的問題。
這保守也是大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以后的事了。
等到那個時候,科學技術更發達,基建施工能力也更厲害,自然會有更好的防洪手段。
再說了,羅志學也是早早就推動了黃河中上游,針對黃土高坡地區展開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減少水土流失,,以減少黃河之水含沙量大的情況。
一時半會的肯定看不到什么效果,但是堅持幾十年后必然會大有改觀。
想要徹底治理黃河,這是一項動不動就數十年甚至上百年來計算的長期工程,不是一代人兩代人就可以做到的,而是要很多代人的持續努力才能夠做到。
而未來可的事他也是管不了那么多,只能是現在先打個樣板,在自己還活著的時候盡可能的去做,至于自己死了以后會變成什么樣,那就是兒孫的問題了。
現在嘛,黃河人工改道之后,不敢說杜絕洪澇,但是也能夠改變現在每年都來一會,年就來一波大洪水的尷尬情況。
以目前黃河新河道的結實防洪設施,以及大量提前準備的蓄洪區,而且新河道也沒有泥沙淤積,還沒有演變為地上河,所以目前來說,二三十年一遇的洪水是沒什么問題的。
至于五十年甚至百年一遇的洪水……這就不是人力所能阻擋的了,只能看命!
別說黃河那邊了,就算是長江這邊如果遇到五十年甚至百年一遇的洪水,也會發生大規模的洪澇啊。
人力對比大自然的偉力,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