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一個方向了,也有數千楚軍騎兵在六月下旬的時候,沿著葉尼塞河上游地區朝北進軍,這一方向里有大山攔路,因此行軍還要更困難一些,不過為了牽制俄羅斯人的兵力,配合葉尼塞派遣軍的主力部隊,第二集團軍還是在這里派遣了數千名騎兵北上。
這些數千名北上的騎兵,其行軍方式和現代軍隊也不一樣,是屬于傳統游牧民族的那種行軍模式,就是趕著一大群馬、羊等牲口北上,并且還帶上了足夠的彈藥。
理論上,這支部隊不需要什么后勤補給,就算需要,也得不到補給……
他們得自力更生,一路沿著葉尼塞河上游翻山越嶺,然后進入相對平原的區域里作戰。
兩個方向,楚軍第二集團軍一共出動了一萬五千人人的兵力,作戰拉車,順帶充當食物的馬匹牛羊則是超過十萬。
一路浩浩蕩蕩往北而去的時候,俄羅斯人很快也是得知了楚軍大規模殺來的消息,首當其沖的布拉茨克的俄羅斯人更是人心惶惶。
這地方雖然是在戰略最前沿,但是當地的兵力其實不多,常住兵力不過兩千多人,就這些兵力那還是因為楚軍的威脅太大,俄羅斯人持續增兵的結果。
但是來襲的楚軍卻是有上萬之多,而且還是槍炮齊全的上萬人……
如果是早些年的那些游牧民族來襲,缺乏槍炮的他們就算來個一兩萬,人家俄羅斯人也一點不擔心,完全可以依托城堡進行防御作戰,等冬天一到,那些土著們自然就得乖乖滾蛋。
但是來的卻是楚軍啊!
楚軍的武器裝備水平,比他們俄羅斯還強呢。
這種情況下是否還能守住,他們還是沒絕對的信心的……懷著泰坦忐忑不安的心情,他們一邊加固城防,收縮兵力,一邊也是派人乘坐順江而下前往葉尼塞斯克求援。
葉尼塞斯克才是俄羅斯在葉尼塞河流域,甚至是整個西伯利亞的政治、軍事中心,那里才有更多的兵力可以增援他們。
話說,這個時候其實他們還不知道鎮北城里的俄軍已經戰敗并投降了,西伯利亞地區的地廣人稀,城池和城池之間的遙遠距離,導致了通信時間是非常漫長的,再加上楚軍打的是圍攻殲滅戰,也沒讓俄羅斯人跑出來傳遞消息。
因此葉尼塞斯克也好,布拉茲克的俄羅斯人也好,他們都還不知道勒拿河流域已經徹底完蛋了呢。
如果知道……并再一次了解到楚軍的真實強悍戰斗力,恐怕布拉茲克的俄軍連抵抗的勇氣都不會有,而是會選擇直接跑路,直接逃回葉尼塞斯克,來個報團取暖,而不是傻乎乎的在布拉茲克頑抗楚軍。
五百多公里的路程,對于楚軍而言也不算是什么太大的問題,盡管沒有什么成型的道路,但是整體上地形也不算崎區,而且楚軍在這一區域里和俄羅斯人交手多年,這么多年來,早就派遣了眾多的偵騎、勘測隊等把沿途的地形情況摸清楚,并提前制定好了適合的行軍路線。
那里可以走河運,那里走陸地,具體走什么方向都已經有了明確的計劃。
如此水路交替之下,楚軍花了一個多月,也就是七月二十七日抵達了布拉茲克城外。
此時,在勒拿河流域作戰的楚軍,已經拿下鎮北城并開展后續作戰了,但是在安加拉河里,楚軍和俄羅斯人的第一次大規模接觸這才剛開始。
而這一次接觸,對于俄羅斯人而言絕對不是什么美好的回憶!
兩千多俄羅斯守軍,面對城外一萬多楚軍兵力一開始還好,但是當楚軍的大幾十門火炮開始炮擊之后,他們就傻眼了……
俄軍的將領一看這局勢,就知道肯定守不住,為了避免前軍覆滅,他果斷的在當天晚上就下令撤退。
經過連夜準備后,第二天天色還沒亮呢,這些俄軍就分別乘坐數十艘小船開始跑路。
楚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