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發美婦孫仙師,藏身于紫色骷髏海中,內中另有暗紫色劍芒時隱時現。
猶如一片紫色云海隆隆沖擊而來。
浩浩蕩蕩,遮天蔽日。
面容清秀的徐大仙師,腳踩靈犀孔雀,五色靈光定住虛空,四周空氣彷佛凝固。
此外,一團刺目的青光化作流星在前,青光之后緊隨一條翠色蛟龍,雙雙盤繞在靈犀孔雀身周,宛如真龍戲珠。這是一顆青光燦燦的高階古寶圓珠、跟一塊翠光流彩的高階古寶玉如意。
只眨眼,兩件古寶散逸的些許威能,便生成了一條數千丈的巨大龍卷。且龍卷前端是螺旋絞殺的風之鉆頭,一看就知曉切割力驚人。這還不算兩件古寶本身的威勢。
三人中,為首者,當是突兀最強的底蘊,金兀術金大仙師。
此人一頭華發,胡子綁成一條麻花辮抵在胸前,身披金邊黑袍,頭戴環有一圈寶玉的高帽。面色紅潤不顯老態,眸光銳利宛若鷹眼。
身前兩柄彎刀打著旋,直取上方沖下的王離。其背上,時有浮現刀槍劍戟等虛影,寶光靈光氤氳,絕對不是虛張聲勢。而老者本身,騎在的一條萬丈長、通體頗為凝實、彷若能一口吞下一顆星辰的云龍頭頂。云龍扶搖直上、張牙舞爪,聲勢相當之浩大。
三者一起,更顯震撼。
再瞧王離。
兩側劍之游龍只有丈許,然而螢火之光,亦要與皓月爭輝。迎著既定目標,方向不變,速度竟是陡然激增!
即將相撞之際,各自對應的半套大庚劍陣飛速成型!
大庚劍陣的原理是什么?
在王離看來,多是疊加。
七十二柄小劍之時,劍影分光術分出三道劍絲,形成數百道的劍芒陣列。這,只是表面的。
內在的在于,瞬間砍中劍陣內目標的那道或者那幾道劍絲,得到了布下劍陣的大半未能砍中目標之劍絲的加持!換句話說就是,數百道劍芒,每次看似只有一道臨身,實則是至少十數乃至數十道劍芒、通過一柄柄青竹小劍為中轉傳導后疊加的一擊。
身處劍陣當中,你應對的每一斬,都是數柄十數柄、甚至數十柄小劍威能結合后的斬擊。
一柄小劍,鋒芒有限,同級之間占不到多大便宜;可要換成十數數十柄威力疊加,則幾乎堪稱無堅不摧了。
劍陣存在的意義,正是于此。
既如此,受困之人,為何全方位突圍還是無用?
其實并不是無用,而是劍陣收束到一定范圍后,劍意劍絲等力量的傳導,太快了。快到微秒間,每一根劍絲都繼承了數十柄小劍之鋒芒斬出一兩輪攻擊了。有種聲音在固體中傳導、速度遠遠快于在空氣中傳導的意味。
快捷到:理論上存在的那微妙的衰弱期,元嬰期修士根本抓不住。就連化神期,都未必能逮到。
再瞧王離本體,身周新的七十二柄小劍呈現,且瞬息之間環繞成了一圈輪轉的犀利劍輪。
這,才是他寄予厚望、最為期待的本命法寶。
它們現在雖然沒有劍陣加持的威勢,也不具備加入庚金、煉晶、萬年火珊瑚等極品頂階靈材后才能快速獲得的數倍鋒芒跟硬度;但作為三大神木之一金雷竹煉制的頂級飛劍,小身板本身便是最頂級的材料,無需其它靈材拔苗助長。
更為純粹的它們,目前比不上第二套飛劍的威能,但潛力無疑更大,成長速度無疑更快。
體內數百年溫養,足以通靈。因此,相信再有個四五百年的溫養,將遠超現在的第二套飛劍。屆時,化神期又如何?!
劍輪內,六層光盾大肆吸取周遭天地元氣,顯得越發晶瑩剔透。
六層光盾內,如同風眼旋渦的青紅交加的結界,酷似一口黑洞。
黑洞內,一道銀色罡罩上跳動著銀色的能量雷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