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簽到地煞七十二術
烈日炎炎,暑氣升騰。
雖然已經(jīng)是過了麥收,華縣城外依舊是人聲鼎沸,熱火朝天。
自從有了糧食之后,華縣的重建工作如火如荼的展開了。洪水雖然沖垮了農(nóng)田,但是也將河里的淤泥留了下來,這些淤泥乃是肥沃的養(yǎng)分,只要今年將這些田地種上,明年就能獲得豐收。
曠野上,一道道田壟被整理出來,道路被重新挖開,淤泥被運送到田地中。年輕的漢子打著赤膊,脊背在這烈日下曬得黑紅,一顆顆汗珠滾下,落到腳下的泥土中,雖然很累,但是所有人都干的熱火朝天。
身后不遠出的草棚中,一口口大鍋燒的熱氣騰騰,香甜的粟米粥在其中不斷翻滾,幾名婦人正在洗碗切菜,外面的空地上一群‘泥猴兒’正在追逐打鬧。
這樣的場景在華縣城外有十幾處,洪水過后,華縣非但沒有蕭條下去,反而變得生機勃勃。
充足的糧食供應,再加上土地的激勵,整個華縣的百姓一個個都是喜氣洋洋的。陸凡給的糧食并不是免費供應的,必須干足夠多的工作才可以。這些百姓認真工作每天都會進行記錄積分,多出來的積分可以換取糧食或者土地。
華縣可以說一天一個樣,在這亂世之中,透出一股生機勃勃的景象,甚至恍惚之中居然有了幾分盛世景象。
......
四野荒蕪,風沙漫漫。
經(jīng)歷可干旱、匪患、兵亂之后,朔州已經(jīng)破敗的不成樣子。曾經(jīng)這里草木豐茂、水草豐滿,不僅有良田萬頃,還有牛羊成群。朔州乃是大齊國西北重鎮(zhèn)。只是這些都已經(jīng)是昨日黃花了。
一陣黃沙吹過,空氣中傳了一陣腐臭味,幾只烏鴉在天空中飛過,傳來一陣難聽的叫聲。
不遠處的曠野上,堆放著幾個土堆,走進了才看清楚,這些土堆居然全一個個的頭顱,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百十個頭顱一層一層堆疊在一起。這些頭顱早已經(jīng)干癟,一些頭顱中不時有幾條蛆蟲蠕動,看上去分外滲人。
京觀!
這是軍人在打了勝仗之后炫耀武力震懾敵人的手段,只是眼前這京觀卻是用百姓的頭顱堆積起來了。
許是這些百姓也已經(jīng)起義反叛,又或者他們只是被當做軍功斬首的倒霉鬼。
王朝末年,藩鎮(zhèn)割據(jù),叛亂四起。再加上天氣干旱,農(nóng)田歉收,官府非但沒有減稅反而愈發(fā)盤剝,小民活不下去。
那白蓮教在這里稍稍鼓動就拉起了一直隊伍,然后裹挾百姓造反。朝廷發(fā)兵征討,這戰(zhàn)事一起,朔州就亂的不成樣子,俗話說賊過如梳,兵過如篦,僅僅幾年下來,這有著西北江南之稱的朔州就變得滿目瘡痍。
遠處,一陣戰(zhàn)鼓聲突然響起,驚起一片烏鴉。
荒原之上,兩軍對壘。
一方旗幟鮮明,頂盔摜甲,軍容齊整正是大齊官軍,另一方就隨意多了,除了少數(shù)人身披鐵甲手持利器,絕大多數(shù)都是衣著簡陋,手中叉子,自制長矛等等各種武器都有。就連陣型也是亂糟糟的毫無章法,一看就知道這些人只不過是些剛剛放下鋤頭的農(nóng)民。
此時雙方正匯聚在這荒野之上,那群農(nóng)民軍唯一的優(yōu)勢就是人多,從天空中往下看,這些農(nóng)民軍的人數(shù)是那些官軍人數(shù)的四五倍之多。
一陣戰(zhàn)鼓聲傳來,大齊官軍緩緩開始移動,一柄柄刀劍閃爍著寒光,一柄柄長槍斜刺向前。
看到這官軍軍容齊整的推進,對面的農(nóng)民軍突然出現(xiàn)了一些騷動,不過這些騷動很快就被壓制下去,緊接著就看到這群農(nóng)民軍中一名身穿百衲衣的漢子突然大吼一聲。
“白蓮降世,萬民翻身!”
原本士氣低迷的農(nóng)民軍瞬間就如同打了雞血一般,一個個滿臉紅光,青筋暴起,緊跟著怒吼道:“白蓮降世,萬民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