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頭旁邊的礁石上堆放著電線桿,分三層摞在一起,一群小孩在爬上爬下。
王憶上碼頭后好奇的去看。
這里電線桿分兩種,一種是他熟悉的水泥混凝土電線桿,還有一種是木質電線桿。
其中水泥混凝土電線桿數量少,連同已經在碼頭邊上豎起來的總共是五條,其他全是木質電線桿。
木質電線桿是木頭做的,從顏色上分成兩截,上半截是原來的木頭色,下半截則是粗糙的黑色。
王憶熟悉木質電線桿,他少年時代在滬都的老弄堂里沒少見到這東西。
還記得當年上物理課講炭這一課的時候,他們老師帶他們參觀了一條木質電線桿,那電線桿就跟他現在看到的一樣,下截是黑色,因為已經燒焦成木炭了。
相比木頭,木炭在常溫下的化學性質穩定許多,對于光照、水分、氧化等抗擊能力更強,做電線桿使用的時候埋到地下也不容易腐爛。
正在主持樹電線桿的大膽開心的跑到他身邊說:“電線桿昨天下午送到的,支書去請了個技術員給咱隊里做了架設電線的規劃,今天開始埋電線桿、架起電線來,這樣很快就能用上電了。”
王憶問道:“為什么這里的電線桿分兩種?木炭電線桿便宜?”
“不光便宜,”大膽解釋,“還因為好買,咱們市里頭的電業局自己就能生產,水泥混凝土電線桿得從內陸工業城市運送過來,可難買了,支書也是找了好幾個人幫忙才買到呢。”
水泥混凝土電線桿是海邊位置使用的,海水腐蝕性太強了,炭化的木質電線桿依然扛不住。
其實連水泥混凝土電線桿都扛不了太多年份,王憶之前查資料得知,為了對抗海水中的鹵鹽物質,22年海里用的混凝土產品都是特制的。
碼頭旁邊的電線桿不多,王憶便說道:“這些電線桿夠咱隊里架設起一套電路網嗎?恐怕不夠吧?”
“確實不夠,”大膽點頭,“王老師你真厲害,真是有文化,只看一眼電線桿子就知道這不夠用。”
“這就叫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正在忙活著的王東峰抬頭說,然后他又撓撓頭,“不對,不是這句話,那句話怎么說來著?”
王憶問道:“胸有成竹?胸有丘壑?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
王東峰連連搖頭。
然后到了最后大家伙也不知道他本來想要說什么……
大膽踢了他一腳呵斥道:“你去干活、都去干活,我跟王老師在這里進行高層談話關你們一幫兵什么事?”
其他人頓時哄笑。
王憶也笑,問道:“是不是咱隊里財政緊張,只夠買這些電線桿?”
大膽說道:“不是,是技術員來咱島上后看了看,說咱外島的生產隊還沒有大規模通電的,這方面他缺乏經驗,得回去跟同事研究一下才能指導咱隊里的工作。”
“另外到時候要用的電線桿肯定多,木頭電線桿也不便宜,要十四五塊錢一根呢,所以如果咱要大規模的用,電業局會支援咱島上建一個瀝青鍋,然后自己生產這種電線桿。”
王憶疑惑的問:“生產電線桿還得用瀝青啊?”
“對呀,你看這電線桿下面要埋進地里這一截不就是抹上了一層瀝青嗎?”大膽用腳踢了踢旁邊的木質電線桿。
這時候張有信問道:“王老師,你們要不要卸糧食了?”
聽到這話正在埋電線桿的民兵隊隊員全停下手,一起目光炯炯的看向機動船。
糧食!
我聽見了糧食!
王憶對他點點頭讓他稍等,然后對大膽說:“挖電線桿的事不急在一時,先讓大家伙卸糧食,我這次去滬都又帶了糧食回來。”
這件事他跟王向紅說過,但王向紅沒有通知全體社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