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的涼菜行業早就已經大放光彩,得益于調味料的豐富加上東西南北各地區物資交流的便利,各種涼菜那是燦若繁星。
海鮮小涼菜是其中特別燦爛的那幾顆星之一。
特別是這些年物流行業高速發展,海貨被送到了西南西北各個地區,各種拌菜成品醬包、料包如雨后春筍蓬勃發展,王憶各式各樣的采購上了一批帶了過來。
外島海貨多,小海鮮尤其多。
特別是趕海撿到的,都是個小味鮮數量多,在社員們手里這東西沒價值,可如果加上佐料調個味兒,那價值就大了。
王憶從大灶里拿出來一些黃瓜。
這是在82年買到的春黃瓜——魯省的大棚種植業已經開始發展了,國家農業部還沒有正式提出菜籃子工程,可是相關構想已經出爐了,王憶聽廣播、看報紙都碰到過相關介紹。
黃瓜用來拌蛤蜊肉、螺肉,這個很簡單他就會拌,甚至用不著成品料包。
拌涼菜可以帶上漏勺,這人的刀功很了得,比婦女們要有用,他把黃瓜遞過去讓他切絲,他洗干凈后剁掉頭尾便‘多多多’的切了起來。
一邊給黃瓜打著絲他一邊問:“校長,現在的黃瓜不便宜吧?”
王憶準備著配料,漫不經心的說:“還行,不貴,春黃瓜下來了,現在是大棚菜貴。”
他說的不貴也是相對的,相對以前的大棚蔬菜不貴,其實現在外島的黃瓜不便宜。
可能是蔬菜種植需要技術和理念,反正海福縣本島明明有足夠土地卻不種蔬菜,全是經濟作物,所以盡管如今春黃瓜已經普遍下市了,外島卻不多見。
他按照邱大年花錢買來的配方學著自己搭配調料,把姜片、蒜碎、醋和醬油按照重量來搭配,攪拌均勻再點上香油、放上鹽、放上白糖。
等到黃瓜絲出來,他將黃白色的蛤蜊肉配上綠油油的黃瓜絲,這樣好看又好吃。
蟶子肉可以用辣椒油拌。
廚房里有干紅辣椒,他以八角、花椒調味炸辣椒油,大個的蟶子肉里放上香菜葉,倒上辣椒油后再用調料調味,最后灑上白芝麻,比黃瓜絲拌蛤蜊肉還要好看。
王東喜過來幫忙,看著王憶嫻熟的將涼菜拌出來他贊嘆道:“王老師我發現你們大學生可真厲害,什么都會做呀。”
王憶感嘆道:“技多不壓身,活到老要學到老,指不定什么時候哪門手藝就派上用場了,我跟你說個事你就明白了。”
“今年我們77級大學生不是畢業嗎?你應該知道吧,我們雖然是77級但是78年3月才正式去上大學,然后今年1月份畢業。”
“對,知道。”王東喜說道,“你們和78級的大學生同屬于82屆。”
王憶說道:“嗯,然后我們從去年開始就實習了,今年正式分配,雖然是學校分配可是各家單位也要來選人,人家單位不可能盲目的接受我們畢業生。”
“這樣當外交部來我們學校的時候,因為我們專業不對口,外交部沒打算在我們系要人。”
“可是我們班一個女同學卻去找到了外交部的領導然后展示了廚藝,然后她誠懇的向領導們說,她的外語水平雖然較差,但很有上進心會繼續學習,她又說她有一手好廚藝,這樣可以外派他國進行工作。”
“工作期間她可以協助大使館的廚師飯菜,讓遠在異國他鄉的工作人員能吃上心儀的家鄉菜,這樣就可以更好的進行工作了。”
“就這她愣是說服了來招生的領導,特批給我們系一個名額,就把她給招走了。”
王東喜聽了這話后連連頓足:“王老師你的廚藝也很好,你怎么不去展示一下?那可是外交部呀,是我們尊敬的周總理曾經親自負責的單位!”
他沒懷疑王憶在扯淡。
這年代是個奇跡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