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迅速的把22年事宜處理了一下,王憶回到82年,頂著大太陽走到碼頭上。
碼頭的陰影里眾人在就著白開水啃大餅。
場面挺讓人心疼的。
王憶快步走去:“支書,你們就吃這個啊?”
王向紅咬了口咸菜蘿卜呵呵笑道:“不吃這個吃啥?咱出來賣貨也不能繼續吃玉米面餅子吧?”
王憶苦笑道:“我的意思是好歹領著社員們去找個飯店,或者在百貨大樓、供銷社里頭買點……”
“行行行,王老師,這別了。”王向紅斷然的搖頭,“咱是出來給隊集體賺錢的,不是來花錢的。”
“下館子?那不是違反咱隊集體的紀律嗎?”
王憶道:“日子不該這么過,咱出來了好歹得有口熱乎的嘛。”
“天熱乎,哈哈。”小翠嫂子笑了起來,“王老師你不用覺得難為情,能吃上這大餅還不好?”
“就是,要不是出來賣貨咱能吃上這白面大餅?在家里平日吃不上,只能吃玉米面餅子。”青嬸子。
黃小花笑道:“能吃上玉米餅子還得感謝王老師,沒有王老師給咱社隊弄來商品糧,咱到了這六月份哪里還能吃上玉米面?都得吃高粱面了,像我家條件困難,高粱面都不敢使勁吃。”
大家伙笑了起來。
對當前的待遇非常滿意。
這是正經的安貧樂道,或者一輩子受窮,已經對現實妥協了。
“那正事吧,”王憶問道:“今天上午買賣怎么樣?”
王向紅頓時嘆了口氣:“王老師你真是諸葛亮重生、劉伯溫再世,一切讓你掐的準準的,今天的買賣可是比上個禮拜差遠了。”
“還行吧,也賣了四五十根平安結。
”跟著一起來的王東喜道,“剛才大概的算了算,收入了八百元左右,不少了、不少了!”
王憶道:“這東西不是消耗品,縣里船少,這次來買平安結的都是上次的漏網之魚,越往后越難以賣的動。”
“走吧,趕緊去市里一趟,市里是大活,我估摸著能熱賣上一波。”
王東喜留下負責下午來賣涼菜的攤子,其他人上天涯二號,王向紅開船領著他們去往市里。
到了市里是半下午了。
碼頭上船來船往,人流如水流,川流不息。
這可不是縣里那碼頭能比的。
社員們頂多在縣里能鬧一鬧,到了市里頭頓時都老實了。
小翠嫂子還尷尬的問:“你待會話,人家會不會笑咱的鄉下口音?”
王憶道:“絕對不會!”
“你們想想就行了,這里船有多少是城里人的?都是咱外島的船還有外地的船。行了,伱們別擔心,我先去給你們打個樣。”
他看準有船長模樣的人經過,趕緊精神抖擻的拿著平安結上碼頭吆喝起來:
“同志們、先生們,都來看看呀,看看平安結,滬都大城市里出產的平安結,款式新穎寓意好,都來請一份平安啊!”
“有船的請平安上船,沒船的請平安回家,一路平安、平安到家,好兆頭嘞!”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嘞!該出手就出手,機會不是天天有,張三捎,老趙帶,百貨超市沒有賣!”
“東街走,西街走,看看你家里有沒有,大哥你看一下,這平安結怎么樣?一看大哥就是干大生意的人,請一份平安回家吧,把領袖的保佑帶回家!”
他知道社員們來了市里頭難免怯場,畢竟這有些女社員還是這輩子頭一次進市里呢。
所以他提前準備了一些話術,到時候來暖場給社員們壯膽。
他沖著一個肩部上搭著件背心的中年人推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