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個家246.高仿的文物
臺風過后,海島的夜晚依然不是靜悄悄。
只是風不那么大了,翻涌上島嶼來的海浪不那么猛烈了,只發出‘刷啦刷啦’的聲音。
很細碎。
王憶領著秋渭水找梧桐樹和楊樹,這種樹容易招知了,自然樹下也多有知了猴。
暴風雨泡軟了地面的泥土,知了猴開始往外鉆。
這個點還比較早,知了猴剛剛從土里鉆出來,剛剛爬到樹根有的還在草葉處,所以要細致小心。
王憶給秋渭水講解著,然后兩個人一個知了猴也沒有摸到。
他疑惑的:“怎么回事?為什么咱倆走了這一路一個知了猴都沒有找到?支書不是島上知了可多了嗎?”
秋渭水小心翼翼的問:“會不會是因為咱走在人家后頭了?這片已經被人摸過了?”
王憶沖周圍吼了兩嗓子,周圍果然有聲音回應。
這片就是被摸過了。
他了無生趣的:“頭茬湯讓人家給喝了,咱得換個地方。”
秋渭水安慰他道:“沒事,王老師,這個點還有知了猴沒有鉆出來呢,咱們找地上的小洞,有些知了猴還在窩里。”
這個想法是靠譜的。
王憶找了根狗尾巴草,然后借著月光圍著楊樹轉了轉,面面相覷:看不清啊。
此時王新國拎著手電筒從旁邊經過。
王憶把他攔下了:“大國,手電筒給我用。”
王新國老老實實的遞給他:“哦。”
沒拒絕、沒疑問。
這樣王憶倒是不好意思了,:“回頭去我那里拿個強光的手電筒,不用買電池,插了你家里的插座就能用,它是充電的。”
“不過現在電壓不行,等以后生產隊換了別的發電機,就可以用這個腳踏式發電機專門給手電筒來充電。”
王新國撓撓頭:“不用電池?那充電充到哪里去?”
沒聽過這新奇玩意兒啊!
王憶解釋道:“其實還是有電池的,是蓄電池,又叫可充電電池,就是把電充到蓄電池里,但這樣不用反復買電池了。”
王新國搞明白后高興了,笑道:“這樣不是省錢了?踩著發電機來發電然后給那個手電來充電嗎?好家伙,這可是省錢了。”
王憶道:“對,有了電什么都方便。行了,你繼續去忙吧,我自己摸知了猴了。”
看著他拉著秋渭水的手離開。
王新國一臉疑惑:我手電已經被你征用了,這樣我還能忙什么?
鐵筒手電燈光發黃,不過聊勝于無。
兩人專門找大樹去找洞。
這樣就卓有成效了。
隊里的社員摸知了猴多數不用手電筒,他們沒法找地上的知了猴洞,兩人很快找到了。
王憶把狗尾巴草插進去。
很快,狗尾巴草蠕動起來。
見此王憶指著狗尾巴草:“咱運氣不錯,第一下子就找到了知了猴。這叫什么?”
秋渭水問道:“會不會是蛇呀?有些蛇會藏在地下。”
王憶信心滿滿:“那不可能,你想想,這洞口比我小拇指還細,蛇是怎么鉆進去的?看著吧,里面肯定是個知了猴。”
然后他用小鏟子挖了起來。
山石泥土很松薄,特別是大雨浸泡兩天現在更軟了,一鏟子下去洞穴全開。
他打著手電照下去:“這叫什么?這叫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鏟子撥拉了幾下。
一只蛤蟆在里面蠕動……
王憶當場我草。
這蛤蟆怎么鉆進去的!
老黃鉆上去張開嘴就要去咬蛤蟆,王憶把它攔住了。
又不是牛蛙,這東西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