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個家292.營銷天涯島的構思(祝各位安好)
早晨陽光燦爛,又是大晴天。
島上海蜇花開的同樣燦爛,漁船來來往往,漁民們或者忙著出海捕撈海蜇或者忙著收拾海蜇做三礬。
再過兩天的八月八號是立秋。
現在還看不到秋色,依然是一派盛夏光景。
草木茂盛而蔥綠,漫山遍野生機盎然,漁民們或者搖櫓或者開船,廣袤的外海撒上了大大小小的漁船,大家伙都在追著浪花捕撈海蜇。
從六月下旬到八月上旬,這近兩個月的時間都是海蜇捕撈季,而如今更是捕撈季中的旺季。
王憶乘船掠海而過,他坐在船尾抱著膝蓋看向海上,滿眼水藍無邊無際,抬頭是一片湛藍不見盡頭。
時不時的海上有島嶼矗立,海島多有山,一山碧綠悠然等海風,層疊而起的山石突兀的出現在他眼簾中然后越來越小,從海上眺望島嶼,海風吹的樹枝搖晃露出遮掩其后的老海草房。
然后眸目之間的每次搜尋都有新的發現,但發現的都是舊時光的痕跡。
或許是心理作用,王憶感覺進入八月后天氣還是很炎熱,可是這熱度跟七月已經不一樣了。
多多少少帶上了一點涼意。
盡管外島人都說,小暑不算熱、大暑在伏天;大暑熱不透,真熱看秋后。
立秋之后秋老虎下山,好些那時候才是真的熱,但王憶就是會感覺秋后的熱跟盛夏的熱不一樣。
他乘坐了天涯三號去縣里,同時要送銷售隊,不過船艙里更多的是貨架。
大膽領著民兵隊去多寶島給李老古送貨架,同時也帶去了第一批物資,那是上千塊的零食和煙酒。
王憶瀏覽過海上風景后低頭研究自己給李老古的賬本,上面仔細的記述了每一種商品的價格,他還要再核對一遍以防出錯。
旁邊的王東喜等人則在收拾小油菜。
綠油油的小油菜是天涯島菜園的收獲,它們是歐文臺風后補種所得,如今已經喜獲豐收。
小油菜這蔬菜長得很快,二十來天就能收獲。
王憶用的都是22年菜種,從82年到22年,不管糧食還是蔬菜品種都有大改良,現在生產隊里出產的小油菜長得不高而格外肥碩,這樣更出貨且出的菜葉更肥更嫩。
王東喜將清洗干凈的油菜葉給甩了甩,王憶攔住他:“別甩,你沒有賣蔬菜的經驗,上面留著點水滴,好看。”
王東峰說:“對,這得聽王老師的,王老師干買賣最專業。”
“要說專業還得是六子,六子,這蔬菜怎么賣?”秀芳喊道。
麻六也在忙活,正低頭研究他的一次性打火機——這是王憶給他的新產品,一個賣兩塊錢,他拿兩毛錢提成。
聽到有人叫自己他抬起頭習慣性的露出笑容:“嫂子啥事?哦,賣蔬菜?不是,你們這小油菜不是要用在涼皮里嗎?怎么還要賣啊?”
王東喜說:“我們帶的有點多,涼皮怕是用不了。”
麻六擺擺手:“那不能,我跟你們說啊,同志們,這小油菜不出數,等你們去了縣里給過熱水后就明白了,一大捆小油菜出不來多少。”
“咱小油菜不一樣,出數多,你沒跟我們一起去菜園收菜不知道,王老師帶回來的小油菜種子真好,你看它們長得多漂亮。”秀芳撫摸著小油菜贊嘆道。
“而且特別綠。”旁邊的婦女補充道。
王東喜欣喜的說:“這種子咱得收好,這小油菜太好了,以往咱種的油菜長得瘦長得高,等到收菜的時候往往有點老,這油菜可真嫩,一掐就冒水。”
“王老師帶回來的菜都好,”秀芳說道,“黃瓜、西紅柿結的多。”
“要說多還得是豆角,那家伙現在爬滿了,哈哈,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