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個家333.家家戶戶聽廣播(求票哈)
不管是有沒有去考試的,人人有份。
一張獎狀加一份獎品。
獎品是文具或者工具。
像是勞動模范獎給一把漂亮的小斧頭,最佳服務獎給一副手套,三好學生給書包,成績前三名給鋼筆。
王憶給準備的獎品多,但還是正經的獲獎學生拿到的獎品價值高,像王新釗拿到的是一套鋼筆,一共五支,全是名牌英雄鋼筆。
鋼筆是金屬桿和銥金筆尖質地,金屬桿光滑帶顏色,赤白黃綠黑五色,用一個盒子裝著,里面有10個替換的墨囊、10個換洗筆尖,還有一支吸墨器。
在當前年代是絕對的大殺器,哪怕再往后推二十年都是讓學生流口水的東西。
王新釗端著這套鋼筆展示的時候真把好些學生給饞哭了。
他拿回去后周圍的學生都不管紀律了,紛紛圍上去要看他這套鋼筆。
王新釗視若珍寶直接塞進懷里用衣服擋住,嚴肅的說:“注意紀律、同學們注意紀律,破壞紀律會被收回獎狀的!”
聽到這話學生們不甘心但趕緊坐回去了。
這獎狀太寶貴了。
天涯島的學生們基本上都沒有收獲過獎狀,家里的墻上空空蕩蕩,好些人是今天收獲了學習生涯中第一張獎狀。
八十年代不管小學還是中學獎狀都非常硬,一個班里只有個學生能獲獎。
哪像22年,一個幼兒園恨不得給學生一人發兩張。
所以從八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紀,不光是錢膨脹了,這獎狀也膨脹的厲害。
一人一張獎狀,這樣獎狀的珍惜度自然下來了。
可是王憶有辦法,學生們的獲獎名稱都是他和其他教師給貼身定制的。
成績好的是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這樣的名次獎,成績稍微差一點的就給三好學生獎。
成績再不行的就給個最快進步獎,還有的成績排名實在拿不出手,王憶給了一個最具期待獎……
像王丑貓這樣平日里給王憶跑腿跑的多的,王憶給他一個‘禮儀標兵獎’。
總之人人都有獎,這獲獎名稱還能說的過去。
人人一張獎狀、一份獎品,學生高興、家長也高興,家長們直接把獎狀拿走了,湊在一起交頭接耳的議論紛紛:
“這獎狀好,真厚實呀。”
“獎狀是好,摸起來還滑溜溜的,可是怎么一人一張獎狀?這樣獎狀是不是有點泛濫?”
“你不懂了,王老師不是說了嗎?咱們的娃娃進步太大了,縣里都有名了,領導們都在討論哩,所以給咱們小學的獎狀就多!”
最后的獎狀發完,還有一幫小蘿卜頭滿臉失望:“沒有了嗎?”
“我怎么沒有獎狀呀?”
秋渭水去安撫他們說道:“你們剛從育紅班升到一年級,還沒有考試呢,哪有獎狀?等到年底你們就有啦。”
這次王憶沒給育紅班學生準備獎狀。
小學生一人一張獎狀已經讓人感覺不對勁了,這要是連育紅班的學生都有……
那可就過分了啊!
即使這樣也很過分、很驚人了。
王向紅那邊已經看愣了。
王憶這邊流水化發獎狀、發獎品,他站在大隊委門口一個勁的發呆。
煙袋鍋里的煙葉滅了又點燃、點燃又滅掉,來來回回點了三四次!
家長會結束,王憶又喊了一嗓子:“獎品還沒有發完,今天下午老師領你們做收音機,同學們可以給咱們全隊一家一戶做一臺收音機!”
全隊一百五六十戶的人家,隨著新一年級升上來,天涯小學的學生要比戶數更多了。
聽到他的話,學生們又歡呼起來:“噢噢,自己做收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