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個家403.防空島(求月票哈)
王向紅沒聽說過燙畫機這種機器。
實際上王憶之前也沒聽說過,否則當時他就買一臺給學生在練功服上印字了,不至于還要在22年訂購一批繡字回82年重新縫制、二次加工。
所以當時網商平臺給推了燙畫機后王憶一了解挺生氣的。
一兩千塊就能買一臺家用燙畫機,別說字了,連圖畫都可以印上去,這樣的話他當時干嘛還要買繡字進行二次加工?
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這機器他已經下單訂購了,對服裝隊而言還是挺有用的。
黃小花她們雖然已經對照著本子學會了自己縫制襯衣和一些簡單運動服,可這些衣服跟商場的比起來只有成本優勢,并沒有技術優勢或者樣式優勢。
于是王憶看到燙畫機后便有了想法,可以給衣服上增加點圖案或者文字之類,多多少少增加一點特色。
王向紅便找他打聽燙畫機,關鍵是王憶也說不好這東西的具體原理,他就反問道:“隊長,這都是老技術了,你不知道嗎?”
“不知道。”王向紅老老實實的說。
王憶問道:“那你總見過工人的工裝吧?他們工裝上有單位名字或者編號之類,你不會以為那是手寫的吧?”
王向紅說:“一般不都是繡上去的嗎?這個我倒是聽人說過,工廠有一種專門給紡織品印刷字和圖的技術叫水漿印刷和膠漿印刷啥的,是不是?”
王憶說道:“差不多吧,反正都是類似的技術,只不過工廠的是批量化印刷,咱們這機器小,只能一個個的給印刷了。”
有人招呼王向紅:“隊長,又有運輸船過來了,還有沙子嗎?中午頭那會不是說是最后一船沙了嗎?”
王向紅走過去伸手在眉頭上搭了個涼棚,嘀咕說:“對呀,不是說好最后一船沙了嗎?怎么還有沙送過來?”
王憶見此拔腳溜走。
他決定回去研究一下燙畫機印染技術,以后這機器帶過來,社員們肯定會詢問的。
結果他剛上了山頂去辦公室拿了文件夾要準備上課,卻又被人給叫住了:
“王老師、王老師,你趕緊去碼頭上一趟,縣里送來磚頭了,隊長讓你趕緊過去——今天就要準備建磚窯廠了嗎?”
王向紅已經召開全體社員代表大會和黨小組會議通報并討論了建設磚窯廠的事情,隊里人都知道生產隊要建工廠這回事,并且為此歡呼雀躍。
畢竟會議上首先說明了,這磚窯廠的第一任務是生產磚瓦給他們生產隊家家戶戶建起新房子。
王憶這邊剛知道了幾個建起磚窯廠的廠址,還沒有確定選擇哪個廠址呢,然后這建廠用的磚瓦怎么先送過來了?
這事是王向紅決定的?
老隊長還挺心急。
嘴上說著‘能行嗎要干嗎’,可手上卻已經著手采購建筑材料了,這家伙真是標準的‘嘴上說不要、身體很誠實’。
于是他意氣風發的去了碼頭上,準備揶揄老隊長兩句。
此時一艘運輸船已經靠在了碼頭橫邊上,幾乎要擱淺了,船長在船頭緊張的說:“早知道你們是個村莊碼頭我就不來了,這也太淺了,趕緊卸貨,危險啊!”
王憶聽到這話問王向紅:“隊長,你怎么弄這么多磚頭來咱們生產隊?”
“我不是跟你說過嗎?咱們要建起磚窯廠不是在島上建,咱島上沒有合適的空間、碼頭也不行。”
外島確實不適合發展實體工業,只是磚窯廠對于未來二十年而言確實是個好的發展項目。
建磚窯廠不光需要大空間還需要深水區,因為在外島搞工業,不管是原材料送入還是說產品送出這都需要運輸船來運送。
考察團給他出具的這份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