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個家441.有文化有知識的大和尚(求票哈)
君王崖凸出于大海中,有傳聞說曾經有皇帝在這里做觀海聽濤來著,他坐過的石頭變成了龍椅的形狀。
這說法自然是胡扯。
但老百姓會傳出這樣的說法也不是毫無道理,主要是這地方是個有靈性的地方,生長了好些石艾。
已經在冬季干枯的石艾。
除了生長著石艾還建起了石廟,廟里供奉著一排的神像!
兩位主供神都是娘娘,左邊是腳踏海浪的媽祖娘娘,右邊是領著金童玉女的觀音娘娘。
再就是土地公、土地婆,四海龍王等等,反正一樓供奉的神真是挺多的,披著褪色的紅綢緞、抹著胭脂口紅之類,排成一排,有點瘆人。
兩名中年和尚下來領糧食,沖著三人連連雙手合十作揖行禮:“阿彌陀佛,多謝施主們慷慨舍糧。”
兩人挺高興的。
他們一人拎著一個袋子,試出來重量不輕、糧食不少,這足夠他們能活下一些日子來了。
梁慧麗和常金玉兩人怕是第一次來給娘娘送糧食,所以面對和尚們的行禮道謝有些不好意思,在生產隊能說會道的兩人尷尬的說不出話來,趕緊去上香了。
王憶好奇打量這里的神靈,其中一個年長的和尚主動給他介紹道:“施主,你是不是認不全這里的大神?”
“其實他們都是水神,媽祖娘娘和觀世音大士就不說了,你必然認識。”
“這一位是晏公總管,這一位是媽祖娘娘的父親林巡檢,還有毛竹五水仙、木蘭陂三水神、二伏波將軍馬援和路博德、嘉佑和嘉應二水怪……”
他先給王憶大概的介紹了諸位水神,又給他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如同導游。
對水神們的來歷和神通了如指掌,侃侃而談,偶爾開個玩笑,介紹的很是清晰。
甚至這位師傅還將各路水神的誕生緣由講出來,最后總結說:
“神是人民意志的凝聚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咱們外海有著濃郁的民間信仰氛圍,漁家世世代代以打漁為生,風波涌浪的更需要有些超自然的力量以安慰心靈,帶來安全感。”
“我們廟中供奉的這些大神雖多,卻都是事關漁家人身家性命的水神,這體現了咱們民間信仰中多神崇拜的特色,也讓漁家人找到了自己的天命所屬信仰。”
王憶贊嘆道:“大師您這旁征博引,當真是博學多識啊。”
年長和尚撫須笑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都是平日里看書所得,這都是書中的知識。”
已經上香禱告結束的常金玉也在跟著聽,她更是對師傅的博學而感到欽佩。
聽完之后,她說道:“我一直以為娘娘菩薩們是下凡塵救苦救難的天上神仙,原來他們是咱們老百姓口口相傳由人變成的神?”
年長和尚笑而不答,換了個角度說道:“女施主你們公社或者周圍島嶼有沒有一些關于人成神的說法呢?”
“以前在和尚的家鄉有這么個傳說,和尚的家鄉在老陜,有大河從村莊旁邊經過匯入渭水,然后進出村莊去往外地要乘船擺渡,擺渡人從年輕干到年老,被我們老百姓尊稱為水爺。”
“某一年水爺忽然對子孫后人說,他壽限已到該歸天了,但他要家里人不要傷心難過,因為他本是我們那大河中的水龍王,是看百姓進出家門不便所以化為人身來擺渡人間。”
“如今他要回歸大河繼續去做他的龍王了,所以家里人應該開心,另外他要求家里人葬下他的時候不要給他穿衣服褲子鞋子。”
“第二天水爺果然去世,但他家里人不信他的話,又不能違背他臨終遺言。最終一番商量選擇折中方案,沒給他穿壽衣而是給他穿上一件紅背心和紅褲衩送入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