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個家446.綠蟻新醅酒,燒起大火爐(求票哈)
二十噸的糧食不算多。
王憶平日里給生產(chǎn)隊帶回來的糧食可不少,只不過是積少成多,一次次的捎帶過來的數(shù)量都不算多,但頻率比較快。
可是二十噸的糧食規(guī)模是頭一次。
主要是恰好有時事新聞可以用,有這么一條新聞在,他不弄個百八十噸的糧食那是對不起新聞廣播里說的‘銷毀走私糧食’信息。
除了糧食還有水泥。
十噸水泥帶過來,王憶這方面沒有解釋,之前他跟王向紅都商量過了,磚窯廠這邊需求的物資群策群力。
王向紅也通過徐進步解決了煤炭使用問題,28元一噸的出貨價,加一元五角的運費,另外天涯島自己雇傭或者安排運輸船去從市里碼頭卸貨帶到防空島,這個價格是多少就看他們定了。
王憶沒問過煤炭的來路,王向紅也不去額外詢問十噸水泥是哪里來的。
肯定是水泥廠來的唄,也是走關系買來的嘛。
十噸水泥不用卸船了,王向紅計劃著明天給防空島那邊送過去,現(xiàn)在先要卸掉的是糧食、火爐和一些雜物。
比如船用防腐漆。
這些防腐漆王憶買的也不少,用黑塑料桶裝了二十五桶呢。
他跟王向紅說道:“讓保密小組晚上過來搬運這批糧食吧,這批糧食的來路更不能透露出去。”
王向紅用火辣辣的目光看著船艙里豐腴的篷布,說道:“我明白,這些糧食里有國外的害蟲,國家不許它們出現(xiàn)在咱們的土地上,這樣的糧食是嚴令處理的,要是讓人知道落到了咱天涯島上,肯定很麻煩。”
大迷糊疑惑的說:“糧食里有害蟲,不讓上咱們國家的土地?是不是怕害蟲擴散啊?”
王向紅欣慰的看著他說道:“對,大迷糊你總算清醒了一會,總算不迷糊了。”
大迷糊笑道:“嗨呀,我是迷糊又不是傻,這些糧食里有害蟲,害蟲會擴散,這種事我能不懂嗎?”
“其實處理害蟲很簡單,王老師帶回來的殺蟲劑可厲害了,往糧食里噴一遍就行了,什么害蟲都能殺的死。”
王向紅震驚的看著他。
剛夸你一句胖,你就給我喘上了?
這主意太人才了,這是生怕咱們王家人口太多啊?
王憶笑道:“隊長你別管大迷糊了,趕緊招呼人過來搬爐子吧。”
“小雪已經(jīng)過了,還有一個禮拜就是大雪了,到時候天肯定更冷,早點給社員們發(fā)爐子,讓他們生爐子取暖吧。”
生產(chǎn)隊今年的取暖煤還沒有買,但隨時可以買,因為已經(jīng)到達縣里煤場了。
這種煤跟徐進步幫忙聯(lián)系的工業(yè)煤不是一回事,生產(chǎn)隊集體采購的取暖煤是以村莊或者生產(chǎn)隊為集體單位,經(jīng)由縣保障處進行采購的煤炭。
民用取暖煤質(zhì)量比工業(yè)煤更好一些,價格也更貴,一噸是34元,這價格里面包含運費,外島的什么物資都要比內(nèi)陸貴,因為運費貴。
另外這個34元的采購價是不需要用保障票的,只要拿錢去買就行了,農(nóng)村戶口也能買,不用非得吃商品糧才有配額,這是國家給外島漁民的優(yōu)待。
在外島買煤以家庭戶為單位,每戶每個供暖季的采購標準上限為五十公斤,也就是一百斤。
之所以給一百斤這個限制是經(jīng)過調(diào)研決定的,外島氣候不是很冷,冬天的大冷天主要是從一九開始到四九——正所謂一九二九拿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一九到四九是三十六天,而燒煤取暖的日用煤最低標準是三斤,一天燒三斤煤炭。
當然老百姓燒煤不是單純燒煤,起碼不是跟二十一世紀那樣燒純煤,而是買煤回來摻和泥土做煤糕、煤球、煤餅子這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