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應天府正是二月春暖花開之時。
正所謂人勤春來早,秋時收獲忙,這應天府城外的田畝之間,老百姓們大多已經開始勞作,王初四也扛著鋤頭在田間勞作,干的格外賣力。
因為這能種田的機會,那真是來之不易啊,何況這還是他自家的田呢!自從來了個朱皇帝,把元人趕跑了以后,家家戶戶填戶籍造冊子分田畝,這田再也不是地主家的,而是自己家的了。
最重要的,還是每年交的賦稅遠遠比之元朝時候要少了很多,元朝時候,雖然表面上看上去賦稅很低,但那些收稅的人兩頭吃利,元廷交一份,百姓這邊收十份!像以前田里種出來的東西全交了,都還欠著賦稅呢,真的是眼睜睜的看著全家餓死,毫無辦法。
大明建立以來,雖然明面上的賦稅多了,但說收多少就是多少,哪個敢多收賦稅,皇帝真的直接扒了他們的皮,填草吊起來的,現在官府衙門門口還吊著一個人皮草人呢,是前任縣太爺,上任沒兩年,因為多收賦稅的事情,這命就沒了,誰提起來都是拍手稱快!
這日子有了盼頭,干活也賣力很多。
王初四正干著活呢,卻見到一群騎馬的兵士,簇擁著兩個年輕人來到了紫金山下,這群人還拿著兩個長桿子,也不知道是干啥用的,身后還跟了不少來看熱鬧的老百姓,周圍農田里忙碌的莊稼漢子們也都紛紛聚了過來,想看看這是要干嘛呢。
王初四也放下了手底下的活,跟著過去看熱鬧,只是看著那兩個年輕人,穿著和其他人都不太一樣,仔細一瞧,王初四嚇得鋤頭都快要拿不穩了,就聽邊上也有人低聲說道:
“哎呦,那兩人穿著龍啊?”
邊上人一聽這話也是嚇了一跳,不過還是有識貨的人解釋說:
“那叫蟒,四爪呢。”
“那他們兩是皇子啊!”
“厲害了啊!”
老百姓們遠遠地說著,王初四也不懂這些,但既然是皇子,那肯定是了不起的人物,龍生龍鳳生鳳,皇帝生的兒子,差不了的。
王初四心里面這樣想著,就見到前面有一人跑回來,滿臉興奮的表情說道:
“你們知道這兩位皇子是什么身份嗎?來干什么的嗎?”
其他人瞧見這人好像知道點什么,趕忙催促他趕緊說,那人喝了一口水,說道:
“我方才打聽了,那位高個一點的,是當今天子的第三個兒子,是當今的遼王殿下,他是來測一測這紫金山有多高!”
王初四一聽驚了,說道:
“測山有多高?怎么測啊,遼王殿下難道要鉆山里面去量啊?”
其他的老百姓們一聽也是樂呵了,紛紛說道:
“哎呦,那這是神通啊。”
“怕不是神仙吧?”
“也有可能就是隨口說說,出來郊游的呢。”
老百姓們嘴巴上這么說著,但心里面和王初四是一樣的,都想要看看,這遼王殿下怎么測量紫金山的高度呢?
………………
朱啟此時還不知道身后聚集起來的那些看熱鬧的老百姓們,正紛紛議論關于測繪山高的事情。
畢竟離得遠也聽不見,他堂而皇之的過來,又不是什么機密事務,保密是不可能的,更沒有驅趕那些百姓,畢竟朱元璋不同其他皇帝,他們皇子外出,驅趕百姓被知道的話,那絕對少不了一頓揍,更何況以朱啟的脾性,也不可能去驅趕百姓的。
朱啟瞧見位置差不多,便開始安排手下的人,開始測繪的工作。
首先是放下了第一根標桿,隔著一千步,放下第二根標桿。
隨后從第一根標桿開始,逐漸后退,直到視野中,山峰的最高點和標桿的最高點重合位置,標記下所站的位置,記錄后退的步數距離。
再從第二根標桿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