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啟自然不是腦袋瓜子被驢踢了,北元必須打,而且必須滅,只有這些外部威脅都消滅了,咱們才能過上好日子。
他只是因此更加堅定了自己決定不能去當什么將軍,去領軍作戰的決心。
別的將軍來帶兵打仗能打勝仗,自己帶兵能打勝仗嗎?
自己死就算了,還帶著手下士兵們去送死嗎?就憑著自己前幾次制定戰術,都跟李景隆的想法不謀而合,朱啟就知道自己真的不是這塊料了。
朱棣光看地形圖,就能懷疑北元是不是要打西邊的邊三關,建議自己出兵西面云中山。
而自己看地形圖,那就只是看地形圖而已。
這叫什么?這就叫天賦!人家腦子天生就裝滿了跟戰爭有關的天賦,這不是每個人都能有的。
朱啟很有自知之明,為了那些將士們的安危著想,朱啟決定要抓緊時間退居二線才好。
所以在軍功上報方面,朱啟洋洋灑灑的夸獎了一通朱棣,廖永忠,耿炳文三位將領,直把這三個人吹成了當世人杰,沒有他們三個,就沒有這次的大勝!
寫完之后,朱啟放心的將這封軍功上報給了徐達,這時候徐達是他的主帥,自然是送給徐達的啊。
徐達那邊也沒有回消息,想想也是,徐達這時候忙著防御長城防線呢,不回復自己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在朱啟想來,這封信只要送到,那絕對就穩了啊!
朱啟卻不知道,徐達制定上報屬下軍功,向來都是實事求是,仔細確認之后才會上報朝廷的。
尤其是看到了朱啟送過來的軍功信,看完了第一眼,徐達就給這封信扔到邊上,并且對著左右笑著說道:
“你們都看看遼王殿下寫的,我還是頭一次瞧見不為自己表功的將帥呢!”
一場勝利最大的功勞是誰的?是頂在前面的排頭兵?是在后面運輸物資的糧草官?都不是,是主將啊!
霍去病封狼居胥名留青史,可曾見到霍去病麾下謀士或是向黨青史留名的?
這軍隊往哪里,何時出戰如何作戰,可都是主將決定的,遼王殿下把自己寫成了一個提線木偶一樣的角色,恨不得把自己的弟弟朱棣給抬上這次云中山大捷的主將位置,但明眼人都知道,拍板決定西進云中山的是遼王殿下,搜索到胡騎,最后凌晨時分發起突襲的是遼王殿下,通知馮勝,制造雁門關大捷的,依然是遼王殿下!
這功勞是誰的?那還用說嗎!
徐達也是二話不說,在首功的位置上,清清楚楚的寫了四個大字——遼王殿下。
隨后就讓人將請功的書信,快馬加鞭的送去應天府!
咱們要為遼王殿下請功!
——————
(上六頻了,不知道能不能上三江啊,請大家一定要記得每日投票,追讀!靠你們了。追讀,追讀,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