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春光無限好,只恨時間少。
朱啟回味起昨夜的事情,也是暗自捶胸頓足。
悔恨這晚上怎么只有那短短的三四個時辰,如果能把一天十二個時辰,都用在那事情上就好了。
這想法如果被朱元璋知道的話,二話不說肯定是耳刮子上來招呼的。
朱元璋這個一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其他時間全都在為國事操勞的人物,可絕對不會允許自己的兒孫能有這樣的想法。
至于說王敏怎么想的,朱啟就不是很清楚了,不過大概率她今天是沒什么功夫,去想其他亂七八糟的事情了。
她到現(xiàn)在都還處于昏迷不醒的狀態(tài)呢,朱啟深深自責,自己這個老牛還是韌性太強,可別把地耕壞了。
不過朱啟也沒有辦法一直陪在王敏的身邊,他很快就起身洗漱穿戴完畢,然后去處理眼下需要處理的事情了。
首先就是批準一大堆,有關于贈送物資派遣使者去草原上聯(lián)絡阿札失里舊部的事情。
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可都要在草原上掀起一股旋風了。
————————
博彥汗坐在自己的帳篷里面,正喝著眼前的燒酒,還有一大根羊腿肉,放在盤子里。
他是喜峰口外草原上最強的一支部落的首領。
別看博彥汗現(xiàn)在有吃有喝,看上去好像非常的逍遙自在,但其實他的心里現(xiàn)在苦悶的很。
因為剛才他的頂頭上司,納哈出給他下達了一個命令,那就是看到阿札失里,立馬就格殺勿論。
不僅如此,還要在草原各個地方通緝阿札失里。
要知道博彥汗以前,可是阿札失里的部下,雖說阿札失里的領地被納哈出吞并,而他也順勢成為了納哈出的手下。
不過平心而論,博彥汗還是期待著,有一天阿札失里能夠卷土重來的。
畢竟從小到大兩人都是一起長大的,關系自然是好的不用說。
至于說為什么要追隨納哈出原因,也就是因為博彥汗雖然和阿札失里有很好的關系。
但他畢竟是一個部落的首領,也需要為自己的部落負責。
如果追隨著阿札失里一同反抗納哈出的話,沒準他的部落也會像阿札失里的部落一樣,被納哈出直接搶走的。
畢竟草原上沒有那么多的爾虞我詐,有的更多的是誰實力強,誰就是王者誰實力弱,那自然就要去追隨了。
博彥汗也沒有辦法,既然納哈出的命令已經(jīng)送達了。
如果不想被滅掉的話,也只能按照納哈出的意思,去搜索阿札失里的行蹤,順便將阿札失里勢力的所有人全都給干掉。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
但事實證明意外總是隨時隨刻都可能發(fā)生的。
正當博彥汗坐在自己的帳篷里面愁眉不展的時候,突然就來了一個使臣,而這個使臣并非是北元那邊派來的,反而是明朝那邊派來的。
不過那個使臣顯然是隱瞞了身份,并沒有帶著明朝的節(jié)杖,反而是穿著如同草原上游牧的一樣的衣服,只是走到了博彥汗的部落之后才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雖說現(xiàn)在大源和明朝打的難解難分,但博彥汗其實并沒有什么忠君愛國的思想。
所以對于面前這個明朝的使臣,他并沒有下令趕走或者抓起來,反而是接見了他,那個明朝使臣不是別人,正是朱啟派過來的人。
不過看到來人的時候博彥汗一下子就懵掉了,因為這個人并不是明朝那邊的人,反而是元朝這里的人。
準確來說他是阿札失里的人,這個人原本是阿札失里貼身的一個護衛(wèi)之一。
不過自從阿札失里被那哈說打敗之后,很多的護衛(wèi)就化整為零,散到了草原各個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