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松柏的判斷正確。
一首《卓瑪》,能夠讓人聞到空氣中香甜的氣息。
沒錯,那正是戀愛的味道。
想想張羽的戀情,十分契合這樣的風格,每一句都是情。
望向其其格的每個眼神,都是寵溺。
“啊……卓瑪
草原上的姑娘卓瑪拉……”
其其格用輕柔的呼喚進行回應。
她看向身旁的男友, 眼神中滿滿的愛戀。
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情愫,沒有摻雜任何的外物,純凈無比。
兩人緩緩靠近,手牽著手。
四目相對間,幸福的波浪甚至溢出到了后臺休息室。
這樣的景象,叫人看的心潮蕩漾。
“這個比官宣還要幸福, 看的我渾身冒汗。”小琪年紀最輕, 直呼刺激。
“有點超越了技巧的層面。”
申印的笑容像燦爛的陽光。
他能明顯感覺到這首情歌的意味深長,似乎有某些不一樣。
有些人唱歌,靠的是技巧。
有些人唱歌,不僅僅靠技巧。
“你有一個花的名字,美麗姑娘卓瑪啦
你有一個花的笑容,美麗姑娘卓瑪啦
你像一杯甘甜的美酒,醉了太陽,醉了月亮
你像一首悠揚的牧歌,美了雪山,美了草原……”
歌詞重復第二遍,但同樣的歌詞,張羽的唱法截然不同。
第一遍是那種含情脈脈,百般呵護你的小心與溫柔。
到了第二遍,給人的感覺是火辣辣的直爽,帶有廣闊草原漢子的粗獷豪邁之氣,略有野性。
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感覺。
如此變化,坐在后臺的參賽歌手們最先感知。
“喲,張羽的唱腔開始有絲絲嘶啞,變了。”雷叔點頭, 夸了兩句。
情緒的變化, 體現出對方演繹歌曲的進步。
用他之前強調的情商來說,正是情商提高了。
“變的好啊!”說著,他帶頭輕輕拍了幾下。
“沒想到張桑這么年輕,情感的細膩程度有這么豐富。”
這話,肯定是翻譯轉述出來的。
露西亞對于張羽有著比較深刻的印象。
上一期,他穿著西裝打領帶仰頭45°的優雅畫面,實在難以忘記。
“啊……卓瑪
草原上的格桑花
你把歌聲獻給雪山,養育你的雪山
你把美麗獻給草原,養育你的草原……”
唱到這,張羽的調門繼續往上提升。
蒼勁中透著遼闊,尾聲用微微的沙啞來體現出十足的力量,象征著草原上雄鷹的沖天氣勢。
在反復吟唱中,達到了情緒的巔峰。
“你把美麗獻給雪山,養育你的雪山
你把美麗獻給草原,養育你的草原……”
高亢的聲音,仿佛喜馬拉雅高山上萬年不化的積雪。
又好似化身為高原上的展翅雄鷹,翱翔于藍藍的天際, 一望無垠。
無數的深情和眷戀,融入了歌聲中。
沒有明說,又已經說明了一切。
“這個高音絕了。”有的觀眾當場目露神迷, 被張羽后面的高音所折服。
“是啊,聽的我雞皮疙瘩跳起來。”
周圍的人有著相同的感受,就是非常強烈的刺激。
令人頭皮發麻。
“他的高音和其其格又不同,好像鈍刀子割肉,一點點破壞。”
部分聽審覺著很過癮。
飆高音是一種直觀感受,比乘坐過山車還要起伏不定,刺激極了。
難怪很多歌手參加選秀,或者比賽時,喜歡飆高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