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載聲音顫抖:“靜安……寫完了?”
陳宓微笑點頭:“老師,寫完了。”
張載點點頭。
陳宓在一瞥之間,燈光之中似乎看到張載眼中有光電飄過,不由得有些疑惑,老師哭了?
卻聽張載聲音似乎有些沙啞:“王年兄、王年兄、還有……程大先生,你們給評價一番?”
程顥不由得苦笑:“表叔……”
張載截住程顥的話語:“程大先生,張載高攀不上程家,以后還是別用這稱呼了。”
程顥嘆了一口氣。
站在旁邊的程頤臉色有些發白。
曾鞏看了看陳宓,又看了看程顥,最后看著程頤嘆息:“這本來是大好事,又何必弄成這樣子……也罷,老夫自顧自便是,我只管評論這作品如何。”
張載平靜道:“自當如此,請曾年兄秉公品論便是。”
曾鞏點點頭:“先說結論,這是一篇極為優秀之文章!此文章顛覆性地豐富了傳統散文的意象體系。
文章不僅用“夕照”、“瘠牛”、“秋柳”、“隕石”等民族的、傳統的、為人熟知的形象對“老”作多側面的展示,長短交替的句式、韻散結合的文風,尤其是前此提及的新詞匯、新意象的大量引入或創造,無疑是對大宋古代散文使用的詞法、句法系統進行了顛覆。
就文體而言,《少年大宋說》融辭賦、四六、律句、古文于一爐,各體之間自由穿梭而又流利暢達,彰顯出陳宓深厚的操作文體的藝術功力。
文字語言特點高度凝練、概括,氣勢宏大,感情飽滿。文章多為四字一句,而且押韻,處運用反復、對偶、比喻、排比等修辭方法,大量地引用了典故,使文章具有較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讀起來鏗鏘有力,朗朗上口。
其實評論到了這里,已經是可以證明絕句就是陳宓所寫,因為這文章大約兩三千字,如此篇幅之雄文,不僅氣勢沒有斷竭,且一層接著一層,在最后形成一股恢弘之氣勢,這樣的人能夠寫出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絕句難道不是很正常么?”
這算是蓋棺論定了,程頤的臉色青一陣白一陣,他心里早在陳宓文章寫到一半的時候就明白他已經輸了。
不過倒是沒有什么懊惱,畢竟道統之爭不是小事,也正好明白了一件事情,陳宓此子著實了得,以后可得提高警惕了。
曾鞏贊嘆不已,但他并沒有停下來,猶然帶著激動:“這文章不僅在于其技巧、措辭上,還在于其立意!
我之恩師歐陽宗師歷來提倡文以載道,此篇文章寫得氣勢磅礴,立意上更是不遜色靜安四句……”
曾鞏直接將那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冠上陳宓的字,以示其歸屬。
陳宓不由得苦笑。
“……文章認為,當今朝堂上下官吏垂暮,沒有了朝氣,希望寄托在大宋少年身上,并且堅信大宋少年必有志士,能使國家富強,雄立于天下,反映了作者渴望大宋繁榮昌盛的希冀。
這立意比之什么傷春悲秋之類的可不是要高出太多了么?
文章緊扣主題,運用排比句法,層層推進,逐次闡發,寫得極有感情,極有氣勢。
這篇文章視野開闊、心胸博大,撫今追昔,在歷數唐虞郅治、秦漢雄杰、漢唐隆盛的基礎上,筆鋒頓挫,一轉而至感慨萬千:
疇昔已隨歲月流轉為陳跡,“而今頹然老矣”!風雨飄搖、山河破碎、人命危淺、朝不慮夕,字里行間充滿著痛心疾首的深沉焦慮與憂愁。
老夫不得不承認,陳宓是個有遠見卓識的少年,你們看,他在文章之中指出造成國勢衰微的根源——“大宋老朽”,亦即制度的因襲、官員的守舊,這一點朝廷上下敢說的不多,但事實上有見識之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