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適的,只是陳宓還是有些猶豫。
王韶遠離政治中心,但他實際上后臺是王安石,當然也有神宗,王安石變法惹出來糾紛涉及不到他,但自己卻是難以避免的。
靠上王韶,難免會被視為王安石一派,屆時汴京城的風暴,卻是躲不過去的。
現在擺在陳宓的面前的這一條路,其實并沒有那么好走。
但陳宓卻是需要有這么一條路。
接下來王安石將會受重用,到時候朝廷就只有兩派,要么變法,要么守舊,張載便是不愿意參與新政的行為,遂漸引起了王安石的反感。
張載知道得罪了王安石,于是上奏辭去崇文院校書職務,未獲批準。不久被派往浙東明州審理苗振貪污案,案件辦畢回朝。
恰逢此時張載之弟監察御史張戩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與王安石發生激烈沖突,被貶知公安縣,張載估計自己要受到株連,于是辭官回到橫渠。
自己想要在官場上有所作為,靠張載估計是不行的,所以,到時候還是得選一條路。
如果等到張載的弟弟張戩被貶才來選,他就只能選守舊派了,但如果現在選,那就是革新派了……
神宗趙頊能夠活多少年……熙寧元年到熙寧十年是十年的時間,元豐元年到元豐八年駕崩,是八年,也就是說,趙頊會在位十八年,而在這十八年的時間,雖然變法也有受挫,但趙頊一直在堅持。
也就是說,選擇站在守舊那一面,可能會被壓制十幾年的時間,如果站在革新那一派,會得勢十幾年,但守舊派上臺,又有可能被清算……嗯,一定會被清算的。
怎么選?
人的一生都在做選擇,陳宓上輩子也一直在做選擇,但面前的這一次選擇卻是讓陳宓感覺到為難。
他若是不知道歷史,那就從心便是了,認為王安石變法好,那邊投身變法派,若是認為王安石的變法糟糕,那便投身守舊派。
但現在問題是,他知道王安石變法必敗,但若是不變法,大宋朝在幾十年后會大敗,屆時生靈涂炭慘不忍睹!
陳宓是個穿越者,但他是自己做個事情的人,知道做事情有多難。
前一世在一個企業集團里面做事,尚且要遇到許多困難,推動一件事情尚且難得,現在要嘗試去推動一個國家……他沒有這樣的自信!
蜀道難,難于上青天,但肯攀援,還是進得去,但這改革大宋……比蜀道還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