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因為陳宓的任命炸了,直接跑去找趙頊去了,張載卻是在回到家之后才知道的,因為對陳宓這個小官的任命,還沒有到張載這里,所以他是等到陳宓與他說起才知道的。
張載也炸了。
“這任命太胡鬧了,這是誰給出的任命,明天為師去一趟流內銓,看看是哪個不長眼的敢這般對我的弟子,娘咧,老夫這與人為善久了,竟然有人敢過來頭上動土了!”
張載很生氣,在陳宓看來,已經有些怒發沖冠的意思了。
陳宓趕緊安撫張載。
“老師,您稍安勿躁,此事恐怕有一些內情。”
張載怒氣稍歇:“什么內情?”
陳宓趕緊解釋道:“老師,之前弟子不是與您提起過荊湖開發計劃的事情么,您還記得么?”
張載點點頭:“和這事情有關?”
陳宓點點頭道:“大約是了,江陵府是為荊湖北路的治所所在,弟子去江陵府擔任簽書判官,大約便于管理荊湖開發事宜的考慮了吧?”
張載皺起了眉頭道:“照你這么說,你的任命是官家親自下達的?”
陳宓笑著點頭道:“大約是如此了。”
張載不滿道:“荊湖開發事宜大約聽你說過,倒也頗為重要,但你去不去大約也沒有什么關系的,你堂堂一個狀元郎,卻去那么偏僻的所在擔任一個簽書判官,這是大材小用了。”
張載想了想又道:“而且,一個簽書判官,怕是對于大局也是掌控不了的,你去了大約也沒有太大的作用,即便是要讓你去,至少也要給一個知府吧?”
陳宓忍不住苦笑。
自家這老師也是太瞧得起自己了,知府全稱為知某府事,是為一路之中僅次于轉運使的首長,一般來說,都得是四五品才能夠夠得上的,自己雖然高,但也不過是一個從六品將作丞,那還差著好幾級呢。
如果諸位看不懂,可以做一個比喻,這知府大約便是后世一個省的首府的市長……
一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沒有半點從政經歷,才剛剛十八歲,便要去做一個首府的市長,那如何能夠使得。
不過陳宓知道張載也是為自己好,便勸道:“老師,這簽書判官的職位對于弟子來說卻是再合適不過了,老師您當年也當任過簽書判官,還有大蘇學士,也是從簽書鳳翔判官開始的。
您不是常說這個職位頗為鍛煉人么,弟子也該去這地方去歷練一番,您說是吧?”
張載哼了一聲道:“那怎么一樣,我與大蘇又不是狀元,狀元哪里回去這等偏僻所在當判官的,不得去翰林院任職,這般清貴的所在,才對得起狀元的身份。”
陳宓笑道:“那現在任命已經下來了,若是不服氣,難道要跑去官家哪里那里鬧么。”
張載想了想苦笑道:“那倒是不該,但為師想起你要去南方莽荒所在,便覺得心下不忍。”
陳宓安慰老師道:“老師,所謂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只有經歷過這些磨練,才能夠真正成材。
老師您當年不也是在邊疆磨練,才能夠成就如今的您么?
弟子正該追隨老師的足跡,到地方去,到困難的地方去,去磨練心智,去打熬身體,去接觸民眾,才能夠真正知道民間疾苦。
所謂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于卒伍,今日之苦難,或許便是未來之憑借。”
張載無奈地看著自己這個弟子,這個弟子總是這般樂觀,從不見他訴過苦,也不見他說過有什么困難,有事情他是真上。
陳宓要去江陵府擔任簽書判官之事,很快陳定等人也都知道了,他們雖然也中了進士,也被授了官,但那官是寄祿官階,而不是真正的差遣,所以在真正有差遣之前,他們還是比較閑的,最近他們還沉浸于中進士的快樂之中呢,冷不丁聽到陳宓有了差遣,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