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前行,杭州的變化的確是翻天覆地的。
柳永的一首望海潮,令得江南成為天下人心目中的繁華地。
但以陳宓的眼光來看,其實也就那樣而已,它的繁華,不過是因為經濟的發達。
但對于城市的發展卻沒有認真規劃過,走在大街上,是一種粗放式的繁榮。
但此次到來,卻是變得不一樣起來。
這要得益于水泥路的修建。
根據鄔于兗的介紹,水泥路的修建,四輪馬車的普及,讓車輛的速度變得快了起來。
于是便出現了諸多駭人聽聞的車禍,終于引起了官府的注意,于是經過思考,推行了人行道以及車行道的分流。
正是因為這種分流,令得市容變得整潔起來。
陳宓聽得有趣,便隨口將紅綠燈、護欄、兩側道路的綠植等等想法告訴鄔于兗,鄔于兗卻是十分的重視,說是要寫了給到官府,讓杭州變得更美。
陳宓只是笑笑而過。
杭州變化很大,西湖的變化更大。
當年他修建的河堤綠樹成蔭,柳條垂落在水面上,江南的夏景著實怡人。
遠處的蘇堤將西湖分離開,陳宓漫步在蘇堤之上,仿若跨越千年,一時間令人感覺到恍惚。
但其實變化最大的是南邊靠近杭州城的西湖城。
原本這里是一塊荒蕪的沼澤地,陳宓以重新西湖為代價,從杭州知府祖無擇的手上將其買了下來,并在這里籌建規模龐大的西湖城。
時間過得很快,西湖城也拔地而起,且已經投入了運營。
西湖城用水泥路連接了杭州城,像是兩個城池連接在了一起,杭州市民只要駕乘馬車,只需兩刻鐘的時間便可以抵達。
西湖城這里的繁華遠勝杭州城,望海樓、南下的醉仙樓、還有此次汴京城南遷企業有大部分將總部放在了西湖城,因而這里成為貴人的聚集地。
西湖城籌建圖紙出自陳宓手上,建設理念綜合了傳統建筑以及后世的建筑理念,因而展現出來的是不同于這個時代的華美,令得初次見到這等宏偉而華美建筑的市民心神俱醉。
于是,這里大約便成了杭州城外的一個中心,一個令得杭州人,哦,不,應該是江南人心目中的圣地。
“……不到西湖非好漢,好漢必來西湖城,平生不見望海樓,便稱英雄也枉然。
這是現在杭州百姓中流傳的打油詩,雖然沒有什么水平,但卻是頗為貼切的。”
鄔于兗笑著介紹道。
陳宓神色有些古怪,笑道:“這打油詩……是你們父子炮制出來的吧?”
鄔于兗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陳宓笑道:“挺不錯的營銷方法。”
谷邞
陳宓登上了望海樓,其實這里叫臨湖閣更加合適,望海是往不到啦,但看湖卻是絕佳。
今晚的望海樓燈火通明,歡聲笑語從中溢出。
陳宓被安排在主位上,瞿洪慶則是被安排在次座,其余人一一落座。
陳宓掃視了一圈,今晚到場的,除了今天去碼頭迎接的那些人,還有南遷的企業的負責人,比如說丁學至等人。
望海樓今晚沒有承接外面的客人,大廳中擺放的幾十張桌子,竟然坐得滿滿都是人,可算得上高朋滿座了。
這么多人,自然沒有辦法一一去招待,他們也不敢高攀過來,只敢在陳宓站起來敬酒的時候才附和著說話。
更多的時候,陳宓是在問瞿洪慶、盧仲文等人,關于南遷企業的安置以及發展問題。
瞿洪慶笑道:“……二郎不用擔心,此次南遷之企業,大多都是有你所說的核心競爭力的,并不因為來了南方,便失去了發展的沃土了。
二郎大約也看到了杭州比起之前要繁榮了近幾倍了吧?這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