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放意念微動,阿彌陀佛便縱身向上一躍。
下一刻,陳放感覺好似脫開枷鎖,全身變得無比輕松。
他的視覺出現在房間上方,俯視向下,正好能夠看到他的肉身。
一陣清風吹來,立刻讓他打了個冷戰,感受到了絲絲涼意。
這就是出竅!
仙道的第一個境界是凝神,就是通過觀想法,將體內散亂的念頭凝聚成一個神魂。
而仙道的第二個境界,則是出竅。
讓神魂脫離肉體,獨自存在于天地之中。
若將世界比喻為苦海,那神魂便是要渡過苦海的人。
而包裹著神魂的肉身,便是載你渡海的船。
船既束縛著你,也保護著你。
當你脫離了船,獨自在苦海中遨游,那固然是脫離了束縛,但也要獨自面對苦海中的風浪。
其實此時陳放已經好多了,因為他經過多日修煉,神魂已經壯大了不少,所以面對清風,才只是感覺到涼意。
若是剛出竅的時候,面對清風,他感受到的是徹骨的寒冷。
那時他根本就不敢離開香火籠罩的范圍,唯有在香火的庇護下,才敢以神魂狀態存在于天地間。
陳放又是心中一動,神魂隨即發生變化。
在慈悲祥和偉岸浩大的阿彌陀佛腳下,竟忽然出現了一只青面獠牙,手持鋼叉的惡鬼!
這是夜叉王。
乃是過去彌陀經中記載的五大護法魔神之一!
夜叉王剛一出現,便目露兇光,想要撲過來撕咬阿彌陀佛。
但阿彌陀佛只是輕輕一聲,夜叉王便如遭重創,然后乖乖的匍匐在地上了。
武道功法中,通常有練法和打法。
練法增強體魄,壯大氣血,打法護身自衛,克敵制勝!
仙道法門中,同樣有成道之基和護道之術。
具體到過去彌陀經來說,觀想星光凝聚阿彌陀佛法相,乃是壯大神魂的成道之基。
而觀想五大護法魔神,則是殺伐仇敵的護道之術!
過去彌陀經中記載的五大魔神,乃是夜叉王、羅剎王、修羅王,金剛王,明王。
這五大護法魔神,對應著人心中的五種惡念。
修仙的本質是修性,修性的本質是存善念,除惡念,最終成就善果。
所以理想狀態下,是壯大心中善念,根除心中惡念。
但這是不可能的。
因為人如混沌,善惡一體,皆是自我。
任你如何鎮壓、消滅、清除心中惡念,都不能徹底根除惡念。
而且隨著你的提升神魂力量,你的惡念也會越來越強。
這惡念會時刻窺視著你,不斷尋找機會反噬你。
一旦反噬成功,你就會被惡念控制,從而變成另外一個人。
所以惡念實為修仙者的第一大敵!
但這惡念也并非全是負作用。
恰恰相反,惡念重要性,其實并不下于善念。
善念可以增長修為,惡念卻能殺伐仇敵。
大凡仙道功法中的殺伐法術,通常都是通過惡念來釋放的。
便如這五大護法魔神,就是以心中惡念來凝聚出魔神法相。
然后降服魔神,卻不消滅,讓魔神去攻擊仇敵。
若仇敵擋不住魔神,就會被傷害。
若仇敵擋住了魔神,甚至是消滅了魔神,則會讓他受到傷害。
因為凝聚魔神的惡念同樣是他神魂的一部分。
所以施展神魂攻擊法術,實際上是一把雙刃劍。
不傷敵,就傷己!
但這種殺敵方式,不僅威力巨大,還無聲無息。
除非碰上更強的修仙者,不然就是萬無一失!
陳放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