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槍門盤踞北地四州,總壇設在冀州鄴城。
冀州刺史韓馥感知渤海太守袁紹的威脅,一直在打壓袁紹。
所以若說韓馥會驅使神槍門來襲擾袁家,倒也不無可能。
但據我所知,在韓馥與袁紹之爭中,神槍門應是更加看好袁紹。神槍門祖師童淵的關門弟子趙云,如今就在袁紹麾下效力。
所以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
“潁川書院乃我求學之地,我很清楚那里目前的情況,穎川黃巾肆虐,穎川書院的全部精力都用在對付黃巾身上了,他們不可能過來襲擾袁家的。”
“荊州書院排名在六大門派之末,素來是固地自封,只在南方活動,不理北方之事。
不過如今亂世已至,若說荊州書院未雨綢繆,想要先一步削弱北方袁家勢力,為荊州去一強敵,倒也未嘗沒有這種可能。
不過聽聞荊州書院已經旗幟鮮明的投靠了荊州刺史劉表,如今正在幫助劉表平定荊州北方的宗賊。難道真的還有余力襲擾袁家?”
“綜上所述,基本可以排除公子出身江湖六派的嫌疑。”
“而排除了江湖六派,就是東漢的諸侯了。”
“可當今東漢,有能力也有動力襲擾袁家的諸侯并不多。”
“董卓自是其一,但從公子麾下士卒方才在戰場上丟棄西涼殘破兵器的行為看,公子顯然是想將此事嫁禍給董卓,那公子自然就不會董卓麾下了。”
“荊州劉表是其二,但他正忙著平定荊州北方的宗賊,恐怕是騰不出手來。”
“徐州陶謙是其三,但此人年老體衰,早已失去當年的雄心壯志,袁家不去打他就燒高香了,哪敢來襲擾袁家?”
“幽州公孫瓚是其四,此人其起于塞外,歷經百戰,實力雄厚,麾下精銳部隊白馬義從,威震塞外,堪稱東漢第一流的強軍勁旅。
雖說目前公孫瓚已經帶著白馬義從去參加討董聯盟了。
但以公孫瓚的實力,誰也說不好他除了白馬義從之外,還有沒有能夠襲擾袁家的這份實力。”
戲忠侃侃而談,他不愧是出身潁川書院的精英弟子,不愧是能夠名傳后世的東漢頂級謀士,就算如今還沒有出仕,但對東漢國內的各方勢力,卻是如數家珍。
他掌握的這些情報,很多便是陳放都不清楚!
“所以,先生的判斷,便是我乃公孫將軍的麾下?”陳放不動聲色的問道。
戲忠搖搖頭道:“不,我并不認為公子是公孫將軍的麾下。
理由有三。
其一,公孫將軍起于幽州,麾下精銳兵馬皆是幽州百姓,而公子麾下士卒,皆是汝南本地口音,這對不上。
其二,公孫將軍的兵馬強在騎兵,步兵戰力一般。而公子麾下士卒皆是經過精心訓練的步兵。若公孫將軍麾下有此類訓練步兵的人才,那早該嶄露頭角了,既然沒有,便應該是沒有。
其三,看公子神情,對公孫將軍并無太多敬意,所以應該不是公孫將軍的麾下。”
“哈,那如此說來,豈不是所有諸侯的嫌疑都被排除了?莫非我是憑空掉下來的不成?”陳放沉吟片刻,然后失笑道。
戲忠搖頭道:“不,并不是所有諸侯的嫌疑都被排除了,還有一個最有嫌疑的諸侯。”
“奧?愿聞其詳。”陳放訝然道。
戲忠目光灼灼的說道:“那就是渤海太守,當今十八路諸侯討董聯盟的盟主,袁紹!”
“袁紹?這怎么可能!”陳放都被說愣了,呆了半響,方才失笑道。
戲忠卻神色如常道:“如何不可能呢?小到一個家族,大到一個國家,其實都是一樣的。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避免不了權力之爭。
就袁家而言,袁術為嫡子,袁紹為庶子,理應是袁術為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