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陳放在陳家的權勢和地位,真正超過了陳遠,成為陳家真正的主事人。
隨后他對決策層族會做了改變,添加了陳祗和戲忠兩位新生的決策核心。
陳祗成為決策核心,算是眾望所歸。
畢竟他主導了將近四百萬新生陳家佃戶的收編分配工作。
幾乎可以說,目前整個陳家的行政權力,都在他手上。
至于戲忠成為決策核心,則有些異樣的聲音。
一來,戲忠掌握的權利,跟其他幾位核心是沒法比的。
二來,戲忠還有一個更重要,且顯而易見的缺陷,就是他不是陳家子弟!
都不是陳家子弟,怎么可能成為陳家決策核心?
這不是扯淡嘛!
但這諸多質疑的聲音,還是被陳放給壓下去了,他親手將戲忠推上了決策核心的位置。
原因很簡單。
他要用戲忠去做一個嘗試,這也是為陳家的下一步改革方向,去做試點。
陳放想以陳家為基礎建國,但卻不能只靠陳家子弟去打拼天下。
所以陳家注定是要吸收外部人才的。
但如何才能吸收外部人才呢?
如何才能讓外部人才,和陳家子弟達成平衡,起到相互促進,而不是內耗內斗的效果呢?
這是一個需要長期試驗,并不斷探索的問題。
所以陳放給了戲忠陳家榮譽子弟的身份。
這個身份,可以讓他獲得等同于陳家子弟的權利和義務。
然后又以他的功勞卓著和需要提升工會地位的理由,將他提升為決策層核心。
可以想讓他干一段時間。
如果過段時間,陳家子弟的反應不是那么大,或是習以為常了,那就可以將這個方法定為常態。
以后但凡是投靠陳家,或是對陳家有用的人才,都可以給予陳家榮譽子弟身份。
等到陳家建國以后,這個陳家榮譽子弟的身份,就變成了公民身份。
就像藍星的美麗國一樣,用一張綠卡,從全世界吸納人才!
“大家都到齊了呀,那咱們的決策族會可以開始了。大家都坐吧。”陳放笑道。
原本除陳遠外,都站起來迎接他的三人,聞言各自找個了位置坐下。
帶他們坐下后,陳遠便迫不及待的問道:“放兒,你究竟是怎么想的,怎么那么輕易就答應賈詡要跟袁家為敵呢?”
“沒怎么想,這本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啊,咱們跟袁家早就是不死不休了,父親不會以為咱們跟袁家還有緩和的余地吧?”陳放輕笑道。
陳遠說道:“我當然知道咱們跟袁家已經是不死不休了,但你不該這么輕易的答應啊,此事是董卓做的不地道,咱們拖些時間,表達一些不滿,沒準能從朝廷身上多得到一些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