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的時候,才知道這件事的。
隨后他賣了荀彧一個順水人情,將郭嘉收了做身邊的謀士。
攜帶孫策南下,有兩個目的。
其一,孫堅及其部下的家族都在吳郡,這對陳放接下來在吳郡的行事是有幫助的。
陳放不可能放孫堅及其部下全部南下,那樣恐怕他們一到吳郡就全都叛變了。
但將孫策作為孫堅及其部下的代表,帶到吳郡來,既能取得這些家族的信任,還能對他們形成掣肘,讓他們聽命行事,可謂一舉兩得!
其二,孫家氣運勃發(fā),其龐大的先天氣運顯然還沒有用完。
這倒不是說,當初在袁軍戰(zhàn)場上,面對孫家生死一線的情況,孫家的先天氣運袖手旁觀。
只不過先天氣運這種東西,來自祖宗遺德和地脈龍氣兩方面。
所以必須在特定的時期,特定的地點,才會完全發(fā)揮出來。
對孫家來說,什么地方可以完全激發(fā)他們的龍氣?
毫無疑問,就是江東啊!
所以陳放帶孫策下江南,正是要借助他的龍氣,掃平江東六郡!
南下第一站,乃是壽春。
揚州治所乃是壽春,而當前的揚州刺史,正是陳家子弟陳溫。
雖然陳放一直都很鄙視這個陳溫,因為歷史上他是死在了袁術手中。
而能被袁術這種垃圾干掉,可想這個陳溫的廢物程度。
但對陳家來說,作為陳遠之前,陳家唯一的兩千石官員,陳溫的威望還是挺高的。
其實當初陳家作出前往吳郡建立分家的決定,其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因為陳溫乃是揚州刺史,可以照顧陳家。
所以陳放南下,不論于情于理,都要先去拜見陳溫。
壽春城。
陳溫很熱情的將陳放請進府中,論輩分陳溫其實是陳放的族叔,所以應該稱呼陳放為族侄。
但他并沒有稱呼陳放為族侄或是賢侄,而是向其他陳家子弟一樣,稱呼他為公子,態(tài)度極其恭敬。
大凡能在官場上混出成績的人,對上下尊卑關系都是很敏感的。
他們絕不會因為自己的長官年紀比自己小,輩分比自己低,就覺得對長官行禮有任何不對。
因為官場上,看的從來不是年紀和輩分,而是權勢和力量。
陳放雖然不是陳溫的上官,但他已經(jīng)是陳家內部公認的絕對核心。
所以從陳家內部來說,他的地位要在陳溫之上。
而與此同時,陳家目前所擁有的力量,也遠遠不是陳溫所能相比的。
因此,不論是地位,還是實力,皆在陳放之下的陳溫,盡管是陳放的族叔,卻依然要畢恭畢敬!
刺史府客廳內。
陳溫和陳放分主賓落座,先喝了一口茶。
然后陳溫說道:“壽春是揚州治所,也是揚州第一大城,這里有人口五十萬,繁華程度不在平輿縣城之下!
公子初來壽春,可一定要多留些時日,讓我好好招待一番!”
“叔父盛情,小侄心領了,但如今有要事,實在不能耽擱,只能以后再找機會享受叔父的款待了。”陳放委婉拒絕道。
于是陳溫就坡下驢,話題一轉,說道:“公子言之有理,既然如此,那咱們就先談正事吧。”
“叔父明見,小侄正想聽叔父講解一下,當前揚州和吳郡分家的局勢。”陳放說道。
陳溫聞言臉上不由露出悵然的神色,苦笑道:“要說當前揚州和吳郡分家的局勢,可都是不太好啊。”
“愿聞其詳!”陳放連忙問道。
陳溫說道:“公子知道,我是在三年前,孤身上任揚州刺史的。
這刺史與州牧不同,并沒有處理地方具體事務的權利,只能巡查官員,起監(jiān)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