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三國分身
長安,相府。
李儒匆匆走進丞相府,穿過林蔭小道,來到府中書房。
書房內(nèi),早已沒有正常書房整潔素雅的景象,反而彌漫著一股令人作嘔的酒肉之氣。
身材臃腫肥胖的董卓坐在案幾前,懷抱兩個絕色美姬,正在縱情的飲酒作樂。
李儒神色微微一黯,自從離開洛陽,遷都長安以后,董卓就性情大變,不再向往日那般用心朝政了。
他每日都是飲酒作樂,動輒便要殺人,已是一副徹徹底底的昏君氣象了。
平心而論,李儒是能夠理解董卓這種變化的。
他苦心造詣,本是想要挽救東漢朝廷。
禮下賢士,用盡一切手段去拉攏世家朝臣,滿以為能夠得到他們的認可。
卻沒想到,最后還是被他們給帶到溝里去了。
關(guān)中的世家豪強,將他下發(fā)的那些利民政策,全都給唱歪了。
他們拼命的從中為自己的家族攥取私利,卻將罵名都放到董卓身上。
這種事任誰都受不了。
于是董卓理所當然的心態(tài)崩了。
他不在禮賢下士,而是充分展現(xiàn)出自己殘暴的一面。
喜怒無常,動輒便要抄家滅門。
不得不說,人性本賤!
你跟他好說好商量的時候,他給你擺架子。
你拿他不當人,隨意欺辱打罵的時候,他反倒要上趕著來跪舔你了。
在董卓轉(zhuǎn)換了做事的方式方法后,朝政竟是奇跡般的有了改觀,那些世家豪強的行事,反而變得收斂起來了。
這也是董卓勢力,至今依然能夠維系下去的根本原因。
但李儒的心里卻很清楚,這并不是一件好事。
回光返照,難以持久。
如果說當初董卓剛到洛陽時,便使用這種手段,那或許能夠一舉壓服關(guān)中的世家豪強和那些朝臣。
但事到如今,董卓勢力已被極大削弱,那些世家豪強也看出了董卓的本性,如今他們是根本不會屈服于董卓這種強壓政策的。
目前朝局的穩(wěn)定,只是為了隱藏水面下的驚濤駭浪。
當這驚濤駭浪涌上海面之日,也許就是天翻地覆之時!
這個道理其實董卓也明白,但他又能有什么辦法呢?
這也是死,那也是死,自然要選個舒服點的死法。
飲鴆止渴雖然不是長久之計,但至少可以度過眼下的危機。
只是李儒面對董卓的局面,就難免要生出其他想法了。
畢竟但凡是思想正常的人,都有求生的本能。
董卓必死無疑,李儒卻不想給他陪葬。
但李儒出身寒門,還是董卓的女婿,已經(jīng)跟董卓徹底綁在一起了。
他們共進共退,同榮共辱,便是他想拋棄董卓,也沒有可去之處。
所以先前雖是有些異樣想法,卻也只能壓在心中,不能付諸行動。
但今天他收到的一個消息,卻讓他突然看到了一絲生機!
“哈哈,文優(yōu)來了,快坐吧,本相新得幾名絕色美姬,正好與文優(yōu)共享!”董卓看到李儒,不由哈哈笑道。
李儒躬身一禮,然后說道:“太師,屬下有要事稟告,還請?zhí)珟熎镣俗笥?!?
“要事?什么要事?”董卓有些迷惑,但還是如李儒所愿的揮了揮手,讓懷中美姬退了出去。
隨后李儒呈上一份書信,說道:“太師請看,這是屬下剛收到的揚州軍報!”
“揚州軍報?揚州軍報有什么可看的,文優(yōu)還是過來跟本相一塊喝酒吧!”董卓頓時不以為然的說道。
關(guān)中都快按壓不住了,他哪還有心思理會關(guān)外之地?
若是臨近的豫州、兗州、冀州有什么動向,他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