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報社高速的擴張,當然離不開印刷廠的支持,所以特意來考察一番,并作出一些改變。
.....
香江的辦報人,商人文人參半。
商人辦報,最典型的就是林榮亨、胡氏家族、馬氏兄弟;《現代日報》成立1970年5月,《星島日報》成立于1938年8月,馬氏兄弟的《東方日報》創辦于1969年;三家都以較為雄厚的實力,以經商的方式,鼎立于報林不敗。(ps:《東方日報》的銷量在逐漸上升,差不多接近3萬份的樣子,是《現代日報》的一半左右;而《星島日報》的本港銷量已經突破10萬份,最高紀錄可達12萬份。)
文人辦報,較為著名的有《明報》金庸、《大公報》費彝民、《文匯報》李子傭、《新晚報》羅浮......后三位都是高級受薪人員,唯有金庸是真正的老板;一般來說,文人辦報名氣顯赫,但財力往往稀薄;老一輩文人重義輕利,戰后一代文人通常都是主義‘于我如浮云’——更注重自身利益。都知道在商言商,真正做起來又是一回事,所以文人辦報成大氣候者不多,金庸算是比較出名的一個。
《明報》是一份高品位報紙,讀者多是知識分子;《星島日報》是一份商業性強、金融性專業的報紙,讀者多是商界人士和金融人士;
唯有《現代日報》、《東方日報》、《天天日報》以‘俗’取勝。
在前世,七十年代以后,《東方日報》、《天天日報》的銷量在70年代以后,陸續超過了《明報》、《星島日報》。
這一世,《現代日報》取代了《東方日報》的地位,銷量一騎絕塵,很快就會成為香港銷量第一的報紙;而《東方日報》并沒有被林榮亨打死,現在的銷量也開始逐步上漲,可謂真‘賊’!
《天天日報》也在奮起直追,大有成為香江‘三俗鼎立’的局面,當然了,《現代日報》的銷量是另外兩俗的兩倍之多,而且每月增量非常大,遠不是另外兩俗可以比的。
雖然《天天日報》、《東方日報》和《現代日報》不能比,但卻比其它報紙情況好了很多。
林榮亨不羨慕《明報》,也不打算討好文人,但是一個重要的群體卻不能錯過,那就是商業人士和經濟人士,所以也志在打造一份商業和金融專業強的報紙——《經濟日報》。
會議室,林榮亨召集了現代報社的高層。
林榮亨不用草稿,仿佛是個滿腹經綸的商業大才,在一眾高層面前,躊躇滿志的說道:“你們記錄一下,現代報社接下來的發展計劃!”
眾人連忙拿起準備的筆和紙,渴望的看著林榮亨,老板的才華已經不需要大家去揣摩,大家非常的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