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香江大亨時代
第二天,灣仔的星河中心人山人海,前來購買寫字樓的人如過江之鯽,讓林榮亨、許世薰、廖烈文三人喜笑顏開。
許世薰看了一眼不遠處的星河中心,感嘆道:“厲害!這個項目我們從1971年2月份開始動土,這才動土19個月,年底就可以平頂了,這速度真是讓人稱奇!”
星河中心從開工到平頂,預計用時23個月。
林榮亨笑著說道:“置地的康樂大廈,去年10月份動土,看樣子18個月就能平頂了,效率比我們還高上幾分。”
置地的康樂大廈按照歷史,確實是以破紀錄的速度建成,只有了1年半的時間就平頂了。
許世薰打趣道:“榮亨現在眼里也只有置地公司了,華資地產公司早已經沒放在眼里了。”
林榮亨擺擺手,說道:“許生不能這樣說,置地地產是所有華資地產的目標;但置地最近幾年業績表現不如人意,被華資地產超越是遲早的事情。怡和洋行對香江的投資報有謹慎的心理,置地地產又只是利用固有的資金進行地產活動,同時在收租物業投資過多,這樣發展勢必緩慢。”
在1970年至1971年這兩年里,恒大地產在發展業務上,實際投入只有1.5億港幣,卻撬動了8億港幣的發展物業;就像林榮亨預測的那樣,恒大地產將足足獲得3億港幣的純利,回籠資金高達4.5億港幣。
聽完林榮亨對置地的評價,許世薰和廖烈文沉思起來,說實話,香江的很多商人又非常羨慕置地的模式,每年收租都比除恒大地產以外的華資地產商賺的多。
不過,置地畢竟經過了接近七八十年的發展,而且又占據了是英資的關系;華資地產公司根本沒有這么多時間,港府也不會拿出這么優質地皮給華資地產公司,所以置地模式對于大多數華資地產公司又是行不通的
聊了一會,售樓處的人越來越多,廖烈文問道:“照這個情形,今天能全部賣空吧?”
林榮亨自信的說道:“我覺得不用今天一整天,最多6個小時就能賣空!”
事前,恒大地產在報紙上大作廣告,宣傳星河中心的寫字樓租金可達3.5港幣每平方尺,而售價才350港幣每平方尺,理論上僅需8年半就回本;考慮到香江租金增長的速度,恐怕六年收回成本不在話下。
再加上如今是地產高峰,投資物業的人自然也是非常眾多。
前來購置地產的人排著長長的隊伍,俱是香江的中小商人,大家紛紛和前后的人聊了起來。
“這老老實實做生意十年,沒有別人炒房炒股一年賺的多,今天我也買套寫字樓拿來做投資,比存在銀行劃算多了!”
“誰說不是呢!我有個朋友這幾年炒房,賺了上百萬港幣。我經商這么多年來,才賺幾個!現在地產正旺,買套寫字樓拿來出租,每月的租金都快比得上小本生意了!”
“可不是嘛!恒大地產宣傳的是最多八年回本,還賺一套寫字樓!”
“恒大地產信譽佳,房子都能準時交付!最重要的是他們老板財大氣粗,有美國佬支持,買他們的物業不會錯的!”
整個售樓處內外都是人聲鼎沸,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排隊的行列,可見地產旺盛時,大家紛紛加入購置物業中。
若是地產暴跌,基本上沒有幾個人敢買,顧客的心理就是:要么房子還會再跌,跌到一文不值,殊不知,地產商就是再傻,也不會將物業跌至白菜價賣給你,跌至一定程度,地產商寧愿將房子捂在手里,等市場上消化之后,再拿出來,到時候物業又會繼續上漲;要么擔心投資物業很難收回成本,不敢進行投資,這種心理就錯過了抄底的機會。
快到中午的時候,張若懷前來匯報。
“老板,許生、廖生,目前已經售出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