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劉家莊高大的塔樓之上,孫恒看著劉家莊外頭血跡斑斑的大地,只感覺到一種沉重的歷史使命感,油然而生。
“上天把我扔到這個明末亂世,絕不是無的放矢。一定是老天爺也看不慣野蠻的韃清,踐踏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華夏文明,所以才派我來拯救亂世?!?
“不過萬丈高樓平地起,如今的我實在太過弱小了,身邊一個可信任的人都沒有,我還得腳踏實地,一步步積累實力?!?
“如今的當務之急,便是盡快把玻璃鏡燒制出來,從而掌握劉家作坊,進而掌握劉家莊的武裝衛隊,并以此為班底,席卷天下!”
就在孫恒站在塔樓胡思亂想,思維發散至無邊無際之時,劉懷德急急忙忙從瓷器作坊趕來,沖上塔樓,叫道:“姑爺!姑爺!大喜啊!西洋鏡燒制出來了!”
“納尼?”
孫恒聞言大喜,激動之下瘦弱的身體差點被風吹落塔樓,他連忙抓住欄桿,站穩身子,這才放松下來。
“姑爺,西洋鏡燒制出來了?!迸艿綄O恒身邊,劉懷德激動叫道
“好!非常好!”孫恒抓住劉懷德手臂,激動的道:“帶我去看看!”
……
急匆匆跑回瓷器作坊,歡喜的工匠們如同獻寶一般,將一塊巴掌大小的方形玻璃鏡搬了出來,擺在孫恒面前。
劉懷德積極向孫恒邀功道:“姑爺,你看,這塊剛剛燒制出來的琉璃鏡亮晶晶的,好看極了,比我們之前燒制的琉璃鏡至少透明五六倍!”
可孫恒見慣了現代晶瑩剔透的玻璃鏡,對剛剛燒制出來的這塊玻璃鏡明顯不太滿意。
為免自己的看法有失偏頗,孫恒拿出一塊買來的西洋鏡對照,發現無論是色澤還是透明度均不如西洋鏡。
孫恒搖了搖頭,嘆道:“雖然在藝術價值上,這塊鏡子要比西洋鏡更高,但色澤和透明度則明顯稍遜一籌,而且玻璃境內還有幾個小泡沫很是有礙觀瞻,我覺得不行?!?
劉懷德急道:“可是姑爺,我們已經試驗配料比例幾百次了啊,而且為了燒制新琉璃,我們還新建了一座新的火爐!”
旁邊一位工頭也附和道:“對啊姑爺,雖然我們燒制的新琉璃和西洋鏡相比,還稍有瑕疵,但一點差別并無多大妨礙。我看不如這樣,同樣巴掌大小的西洋鏡售價三十兩,我們劉氏便宜一半,賣個十五兩,那也是暴利?。 ?
“對對對!”
“我們自己仿制的鏡子成本低,賣得比西夷人便宜很正常嘛!”
“而且西夷人還得漂洋過海才能把鏡子賣到大明,即使他們賣得貴些那也是應該的?!?
“……”
有劉懷德帶頭,工匠們都有些躁動,畢竟眼見即將到手的二兩賞銀要飛,這叫他們如何能心平氣和?
孫恒也是小瞧了二兩賞銀在這個時代的購買力了。
崇禎年間,雖然天災不斷糧價暴漲,但一兩銀子大概能買到一石糧食。
明朝的一石約重153.5斤,而且這個斤不是現代500克的斤,而是明代594.6克的一斤。
通過換算可得出:594.6/5001.1892;153.5x1.1892182.5422,最后再乘以2,約等于365。
也就是說,孫恒宣布的煉制玻璃鏡成功就獎勵二兩銀子,可以購買到365斤糧食。
以明朝人一日只吃兩餐,以及他們遠比現代人節儉的品性,足夠他們全家吃上一年了,由不得他們不激動。
孫恒見工匠們都鼓噪起來,連忙雙手下壓示意大家安靜,好在工匠們社會地位低,還是比較聽話的。
見眾人情緒稍復平靜之后,孫恒問道:“諸位工友,咱們燒制出這塊新琉璃用了多久?”
他伸出三根手指自問自答道:“三天!才僅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