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名帖同禮物,證明有結親的希望。
英國公家的姑娘今非昔比,這回兒換她們上桿子求娶了。
以前英國公恨不得有人提親就點頭的。
如今她們的兒女得接受蔣氏的考核。
沒錯。
不僅顧枝兒等女孩子槍手,大勇,二勇兩個同樣不少人家惦記著。
尤其是顧大勇,那是板上釘釘入了睿王的近衛(wèi)。
再加上顧嘉瑤即將成為睿王妃,顧熙又沒有別的子嗣之前,顧大勇就是睿王的小舅子。
不過,顧大勇現(xiàn)在還在牢房里關著,罪名依舊是同情紅娘子。
在別人家這就是死罪,可在顧家……據(jù)說顧熙已經(jīng)幫顧大勇洗清罪名,之所以一直關在牢房,就是為讓顧大勇反思,得個深刻的教訓。
顧熙送了不少書冊過去,說是顧大勇讀不完書,不得出來。
睿王的大舅子,這身份足以匹配郡主了。
只要有意同英國公結成兒女親家的人,回去后都叮囑自己的兒女,這段日子爭取好好表現(xiàn)。
女孩子淑女大方,男孩子正派文雅。
于是,京城的風月場合少了許多的勛貴子弟,以及朝臣家的公子哥兒。
文會更加熱鬧。
而時不時就有千金們的拌嘴也少了,千金小姐一個個都變得落落大方,很少在為一點小事計較紛爭。
有矛盾?
馬背上解決。
誰打馬球贏了,誰說得算。
當然文官家小姐有矛盾的話。只有斗詩詞了。
勛貴武將家千金絕不會同文臣書香門第家小姐鬧矛盾。
“大嫂,我瞧著這幾個少年人都不錯,配得上枝兒。”
顧二嬸眼睛亮亮的,萬萬沒想到差點砸手里的顧枝兒也有這么多才子來提親。
“首輔的嫡長孫,我見過,才華好,相貌好,更難得性情也很溫柔。”
顧二嬸滿臉的驕傲“有首輔的嫡長孫,我還看得上次輔的孫兒?上次次輔登門退親時,大嫂在就好了,當時次輔夫人說得我……”
“二嫂都哭了,感動得很。”
顧三嬸提著帕子,“不是經(jīng)過大嫂點撥,我們到現(xiàn)在還覺得是枝兒同他沒緣分,為他們救命的情分感動呢,還不是看上那戶人家是個會讀書的,嫌棄我們枝兒不識字。”
“不是福寧公主說什么強扭的瓜不甜,我也不會答應退婚,還把枝兒埋汰了一頓。”
顧二嬸真恨不得掐死當時感動的自己,說自己女兒配不上。
她怎么就那么傻呢?
不僅退婚了,壞名聲加在女兒頭上。
顧二嬸內(nèi)疚得不行,發(fā)誓要給顧枝兒選個最好的,氣死當初算計枝兒的人,以及那些冷嘲熱諷看熱鬧的。
“首輔的嫡長孫身份地位好,讀書也不錯,即便今科中不了狀元三甲,名次也在二甲前列,聽夫君的意思,不是他才學不夠中狀元,而是他是首輔嫡長孫,便不能做狀元,其實這對他來說不大公平,但是反過來想,他所占的教育資源遠超貧苦人家,寒門狀元更有利于讀書識字的普及。”
顧二嬸等人一臉迷茫,“大嫂的意思定下他?”
什么寒門狀元的,她們不明白,也不想懂得其中的道理,金龜婿別跑了就成。
蔣氏幽幽嘆息“我的意思還是要再看看,畢竟成親不單單是兩個人之間的事,兩家的生活習慣南轅北轍,顧枝兒嫁過去怕是要受苦的。”
“娘家是出嫁女的底氣,但也不是部的依仗,能不能在婆家立起來,還是要看顧枝兒。”
蔣氏做慣了媒,見識自然是一套一套的,雖然古今習俗不同,但是千百年下來,夫妻之間……也就那么點事。
“我更看重男方那邊更傾慕枝兒的性情。”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