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幽幽對實業的日常瑣碎經營并不太懂,顧轍搞的那些生產技術創新,她也不是非常了然。
所以顧轍和小姨之間的交談,陸幽幽作為一個旁觀者,聽得云里霧里的,也不知道誰對誰錯。
好在顧轍也沒多掰扯,稍微給用人管理原則定了個調子之后,立刻就吩咐對新的美瞳生產線進行調試,一邊視察一邊聊。
隨著試產的進行,外行人也能看個熱鬧,漸漸捋清其中的關鍵。
稍作準備之后,剛隔離出來的車間一角內,一臺美瞳離心機、一臺全自動的混料/投料機已經開始運轉。
質檢工程師、化驗員、操作工人各就各位,開始按部就班地往自動投料機里倒入高聚氨基酸、甘油醚類交聯劑和美瞳專用的鎖水劑、染色劑。
在沒有全自動投料機時,每次預配料需要用到各類物質多少、都是要質檢工程師和化驗員仔細人工稱量、少量混合、測密度、上機實測效果,然后開始批量化生產。
每生產上百片之后,就要重新調整,排除誤差。
因為高聚氨基酸和甘油醚交聯劑不能提前太久混合好,否則還沒進離心機定型就提前凝固報廢了,只能是進離心機前一小段時間混合。
如果工廠里的離心機數量比較多,那么配料混合的人也能輕松一點,因為機器消耗起來也快,可以一次多配一點。
如今,因為美瞳的原材料預混合比透明鏡片還要麻煩,又多了專用的鎖水劑和染色劑,這兩種成分普通純透明鏡片是不需要的。
所以再一鍋鍋地人工配料,容錯率就降低了,四大類主要任何一種稍微比例不對、混合不充分,都有可能導致良品率問題。
當然,這種問題也不是完全不可控,有經驗的化驗員和工程師可以盡量克服。
而改用全自動投料機后,是把四種不能預混的原材料都分別投入冷藏料斗,然后機器會自動算好各個料斗注入混合攪拌筒的量。
再充分混合一個精確設定好的時間、最后把攪拌桶直接裝到離心機上,每次精確滴固定克數的混合凝膠到離心模具上。
此刻因為新機器還在調試,車間里也故意設置了對照組,以確認新舊工藝的實際良品率能差多少,算是做個生產試驗。
對照組的工程師和化驗員也是精神抖擻,很想表現自己的職業素養,對得起自己的薪水。
不過短短二十分鐘,第一批美瞳樣品就下線了,質檢先仔細目檢了一番,又拿去驗光機上全面測一下參數,結果很快就出來了。
首批樣品都很完美,人工配料和機器全自動投料都沒有出次品。
當然這也跟樣本容量還比較低有關,畢竟才試流了幾十片,人和機器都沒出問題也是正常的。如果產量到了幾百片幾千片,人工投料和自動化投料的良品率肯定會有差異。
倒不是說機器就一定不會錯,如果機器出現故障了,那肯定是一次性整桶料都報廢了。
確認過兩種方式都能生產,剩下的其實就是一個成本核算的問題。
朱怡婷作為總經理,她一再希望用人工,其實說白了也是因為03年國內工人的工資,相比于用到依視路進口技術的設備而言,人工實在是太便宜了。
趁著一邊參觀視察的工夫,朱怡婷不止一次給大家算賬:
“目前普通操作工700塊一個月,我們公司算良心的了,每天延長到12個小時工作時間,還有加班費300塊,總共1000左右。
化驗員高一點,外面平均也要1000塊左右,我們是從其他同行那兒溢價挖過來的,目前給的是1600,算上加班費就是2400。
產線工程師最貴,之前只能從天康威視挖角,還是嚴格雙倍工資,外面1500,我們給到3000,算加班費4500。
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