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1月10日,星期一。
位于魔都的海昌眼鏡總部,還處在戴罪立功考察期內的公司供應鏈總監史明德,步履輕松地照常來上班。
之所以說戴罪立功,是因為此前他跟天元光學的合作決策失誤、導致公司沒能斬獲更多的預期利益。夏天那一系列官司判完后,他就被降低了待遇和職級,收入砍了一大塊。
只是公司暫時找不到接手的人,工作肯定需要交接,這才給他多半年的緩沖考察期。如果到年底依然拿不出止損或者別的解決方案,他的供應鏈總監職位肯定會被別人取代。
好在最近情況有所好轉,公司發動價格戰以來,低端隱形眼鏡市場份額被搶回來很多,雖然不是他的功勞,卻也有助于他保住位置。
星期一總是忙碌的,他一到辦公室就有很多紛繁復雜的郵件要處理,再開幾個例行短會,大半個上午就過去了,差不多已是11點。
再次回到辦公室時,他剛有時間坐下來沖一杯咖啡,忽然市場部一個跟他平級的同事、公司的銷售總監程朗,神色冷峻地拿著幾頁文件,步履焦躁地走進他辦公室。
程朗也不跟他客氣,直接就問:“老史,有個事兒問你一下,之前你們供應鏈管理部,在考核技術供應商的時候,有沒有充分盡調當前供應商的額外技術合作潛力?
我就直說了吧,我指的是天元科技,之前我們租了他們四年低度隱形軟鏡材料專利授權那家公司。你之前知不知道他們還有新的后續、相關專利技術在對外尋求轉讓?有沒有嘗試接觸?我說的是美瞳新材料的專利。”
史明德有些不快,但也只能忍著,程朗跟他關系還行,
而且之前“挽回低度隱形鏡片銷量下滑”的操作,是市場部門那邊負責實施的,打價格戰的決策也是程朗推動的。換句話說,程朗也算間接拉了他一把,為史明德的錯誤決策止損了。
所以史明德回答時,強行讓自己的語氣聽起來和善一點:“程老弟,你這話怎么說的?天元光學有后續技術一直在研發,這個我當然知道。
但是都沒有進入實質審查階段,國知局官網上是查不到細節的,靠不靠譜沒保障。這種情況下,顧轍也沒主動來找我們兜售,我們也就假裝不知道唄。”
程朗聽了不禁有氣:“你不知道他們的技術是否靠譜?老史,這兒沒有外人,我就明人不說暗話了——常理度之,都沒申請公開、進入實質審查的發明專利,確實有較大概率不靠譜。
但顧轍是什么人?他過去這一年多里搞的發明創造還少?在東海省他上了多少次電視、報紙,被當成東海大學的產學研有機結合典范來宣傳,還上央視《今日說法》了。
你查查他在jc和大分子快報那堆高端外國材化期刊上的文章數量,也該知道他一口唾沫一個坑!你居然不知道主動去跟他接觸?
退一萬步說,就算你不知道他的技術是否靠譜,上個月天元光學40多塊錢一副的美瞳鏡片在淘寶上開始批發,那你也該看出他靠不靠譜了!我們的生產成本都能是他零售價的三倍以上!”
史明德看在對方幫過他的面子上,全程忍住了對方的吐槽,等程朗說完,他才息事寧人地說:
“我知道顧轍賣得便宜,但是這不才剛開始么,我們還能多觀望一下,我覺得至少今年年內不用太急。
美瞳的市場容量很小的,全國所有公司加起來,每年也就幾千萬人民幣的銷售額而已,這樣花里胡哨的小市場,沒必要太在意。
我記得你們部門去年美瞳的銷售額才九百多萬吧?這就已經算全國前三了。顧轍這人胃口太大,仗著自己有獨門技術,每次都是獅子大開口。
我雖然不知道他前幾個月跟依視路達成海外合作時、坑了依視路多少錢。但我敢保證,以顧轍的吃相,他坑走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