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直線距離有4公里多遠。這是直線距離……如果走公路過來,差不多十公里了。
葉墨選得地方是一個山溝,山溝外面只有三戶人家,然后要一直深入山溝里面三公里多,再爬上山……那邊是闊葉林山丘,遠離居住區,也遠離水源。
有機肥生產過程中,即便生產了污染,對周圍居民都沒有影響。周圍都是山……同時,要在那里建一個大的有機肥工廠區,可以說是不小的工程。
但是經過一圈的勘察,除了他們選定的那個潭水溝,在紅山鎮也沒有找到適合的地方。
除非將有機肥工廠建在五條溝有機園里面。
葉墨說:“有機肥這種工廠,最好建在大山里面。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再說了,建在大山里面,我們除了拿到230的廠區建設用地,還有近3000畝的實驗用地,有什么不好的。”
“我們賬面上現在只有兩千零三十幾萬了。”李學斌說。
“先建一條試驗性的生產線,不用多少錢。”葉墨道:“要不就以公司的名義貸款。”
李學斌做出一副痛苦的表情,說:“你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試驗性生產線,用封閉式還是開放式?”
“當然是開放式的。”
“開放式的……能起到實驗性用途?”
建封閉式的話,那造價,就貴了。
一個占地面積一畝的有機肥發酵車間,還需要有機肥發酵設備,槽式翻拋機或者輪盤翻拋機、鏟車……
肥料粉碎設備、攪拌機、造粒設備、篩分機,說不定還要一臺烘干設備。
室內發酵車間,那肯定采用槽式發酵。
肥料粉碎設備,可以要,也可以不要。
攪拌機是一定需要的,造粒設備看情況……篩分機,如果要產出高檔有機肥,就需要這個東西。烘干機,很有比較。
……
有機肥工廠需要一個發酵車間,如果是1畝面積的發酵車間,要產出可以拿到補貼的有機肥,投資規模在500萬——900萬之間。這個投資包裹了上述設備的投入。
之后需要一間原料倉庫,成品散裝肥料倉庫,然后需要一個包裝車間,以及污水池。最后還得有一個辦公區。
如果說不想拿補貼,年產量十萬噸有機肥的工廠,最低投資二三十萬元就能搞定。
葉墨和王浩還有熊宏杰計算過了,不考慮規模,只考慮規范,將工廠建設起來……大概需要1350萬元。這是包含了所有的投入……
每個月產出的有機肥,3500噸左右。產量有些低,但是完完全全符合環保要求,也能加入有機肥補貼政策當中去。
完完全全符合環保要求,這里面就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這些投資是不能有水分的。
……
葉墨的想法是建設開放式的,雖然說不能加入有機肥補貼政策當中去,但是先將有機肥生產出來,賺到錢以后再來完善工廠。
現在的有機肥工廠,完完全全符合環保要求的,很少很少。
他將工廠選擇在大山里面,還拿到了幾千畝的有機肥實驗用地,還是因為環保的問題。
不過也就是李學斌的說,開放式生產車間……
“想要建設一個初等規模的有機肥工廠,這個投資是億為單位。”葉墨看著李學斌。
“找銀行貸款,利息太高了。”李學斌說:“拉一個股東進來,怎么樣?”
“誰?”葉墨問。
李學斌滿臉的別扭,說:“鄭金源。”